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106 次
音乐列表
陆成文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孟安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发言,建议禁止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其实,从国家教育部到各省、市、县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多次发文,三令五申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然而,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教师有偿补课可...
李俭中国有一句俗语:“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于是,我想到,为官者欲防腐,务须把“缝”堵!那么,“縫”最有可能在哪里?又该如何去堵?堵“缝”在家里。大量事实证明,为官者的夫人爱财,行贿者势必借“缝”而入;子女贪婪,围猎者势必钻“缝”出击。那些腐败夫妻...
陈思炳人的眼睛因种族不同或生理变化,是有颜色区别的,有黄眼睛,有蓝眼睛,有绿眼睛,有黑眼睛。而本文所论的眼色,不是从生理而是从心理上说的,也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上所解释的:“向人示意的目光。”就是说“眼色”是有含义的,眼色会说话,眼色会传递信息,...
刘吉同常言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王老太家也不例外。老伴几年前走了,儿子儿媳上班忙,常是早出晚归,这照看孙子的任务,便“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她身上。她太亲孙子了,每天变着花样为他做饭,每当看到孙子“大快朵颐”时,她心里比喝了蜜还甜。然而,孙子带给...
卢汴生早年在乡下听一位老农说过,世上有“三不让人”。哪“三不让人”?一是结婚不让人,二是吃药不让人,三是蹲厕所不让人。这“三不让人”道理浅显,不言而喻,至今我还印象深刻。事物都是有对立的两方面,有“不让”就有“让”。历史上关于“让”的故事就有不少...
梅桑榆我于1997年离开家乡去北京之前,在文化部门工作,常常要参加与文化有关的五花八门的会。每开会,我都是带着两只耳朵端坐于听众席上,聆听教导、指示,嘴巴虽然长在脸上,却是无权发挥其讲话的功能的。不过,嘴巴虽然暂停或曰禁止使用,耳朵和眼睛的功能还...
李景阳在下有个毛病,就是爱唠叨,读文见离谱的话,总忍不住“怼”两句,对方听不见,就算自言自语。唠叨,原是因了这样一段文字,照录:“最后要说的是,已经退休,咱就少操点这不该操的心吧,大政方针的事,有人去想去琢磨,人社部站在全盘的角度看问题,有足够的...
丘萍什么是你最大的烦心事?亲朋好友众口一词:校外补习班!翟姐让孙女上了两个班,一节课360元,一个月就得五六千!生活水准大幅下滑!据中国教育报专项调查的4000人中,92的学生报了班,年花费都在万元以上,若从幼儿园到高中十几年,如果都拿真金白银说...
王海银近年来,经常看到宣扬“腐败折寿论”的文章,可惜都是从理论上推断,没有实证研究支持。前不久,终于在一篇文章,看到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章作者不知从哪里找到了这样一个材料:巴西医师阿尼塞托·马丁斯花10年的时间,对583名被控犯有各种贪污受贿罪的...
官秀镇近日,笔者闲来无事,在广场漫步时与几个熟人偶遇。大家相见甚欢,天南海北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一新闻热点——反浪费。此时,有人讲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6个青年闺蜜。她们分别在不同的私营企业谋职。自工作始,6人就有一个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