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刊
《小说月刊》由中国文联下属的吉林省文联主办1989年创刊,是当时全国最畅销的杂志之一,十几年后的今天,它又顺应了当前形式,引进私企资金,重新打造最有“才情”及“趣味”小说市场,是一个新的挑战,它永远引领小说市场的发展,让小说与通俗故事结为一体,吸引更多的读者。
文集访问量: 14088 次
音乐列表
夏雪芹老家人习惯把爱吹牛的人唤作“屁窜子”,就是说话不靠谱的意思。老憨叔就是个屁窜子。当然,老憨叔也不是什么都吹,他只吹一件事,那就是他年轻时当过老师。而且,老憨叔也只在小辈们面前吹。但是,知情人都知道,他压根儿就没教过书。老憨叔见了刚毕业的年轻...
徐均生“你姓唐,我也姓唐,我们是兄弟,是兄弟你懂吗?”唐汉的老板叫唐清,对唐汉非常好。唐汉点头称是。唐清又说:“以后只要有我吃的,就有你兄弟喝的。”唐汉点头感谢。唐清打着酒嗝,说:“兄弟,明天让你当经理。”果然,第二天,唐汉当上了经理。当上经理后...
王振东清嘉庆年间,赊店东裕街有个叫杨奎的人,力气奇大,武功高强,自诩在整个赊店没有哪个人能比得过他,连戴二闾都没放在他眼里。杨奎每天都到镇东潘河边的一块空地上练功打拳。据目击者说,杨奎的拳打得呼呼生风,令人眼花缭乱。他的力气大得惊人,两三百斤重的...
张光恒村子后面的大路上,人很多,接连不断,如搬食的蚂蚁队伍,都急慌慌地朝前赶。一个胖大嫂,用手拖着一个嘴唇上挂着鼻涕、往后打着坠儿、撒娇卖痴不想走路的小男孩,嘴里骂骂叨叨:“小爹,快点走吧,再不走,好戏可就开场了!”他们是赶着去看年戏的。村子东头...
孙兆贵翻开《词典》,我没有找到“狼虫”这词儿。然而在我们关东大地上,听老人说,在大帮狼群中确实有狼虫存在。七叔就亲眼见过一次狼虫。按照他的说法,狼虫很像狈。“狈”的注解:传说它是一种兽,前腿短,后腿长,走路时得趴在狼的身上,不然就不能行动。有一句...
余显斌蒲留仙,就是蒲松龄。那时,在历下一带已很有名了。可惜,文名虽显,科场蹭蹬,屡考不中。这次来历下贡院参加科举,算来已是第十次了。来历下,当然要赏景,看水光潋滟的大明湖,看珠串晶亮的珍珠泉,以及天下闻名的趵突泉。蒲松龄也不例外。他背着手,在大明...
冬水主王老汉种的葡萄好吃,说白了,是因为有着那股子天生的“葡萄味”。这个总结,是王老汉的孙媳妇给下的。孙媳妇来自城市,吃的都是菜场卖的水果蔬菜,近些年偶尔会抱怨吃什么都味同嚼蜡,如今水果摊打出招牌所说的“甜”,便单是“甜”了,少了果香。那种“甜”...
贺小波张大宽坐在村西的那块麦地头边,呆呆地望着地里奄奄一息的麦苗,他的心仿佛被家里的那只大黄猫抓了一把,说不出地难受。入冬以来,天出奇地晴朗,风一个劲地刮,随便捏一把土撒在空中,瞬间便被吹得无影无踪。“这鬼天气,明年还让人活不活了?”张大宽骂着,...
袁有江旱情一年比一年严重,今年起码比去年严重三倍。看看地面,你就会相信我的话了。泥土细得踩一脚,溅起的灰尘水雾似的,立馬就将鞋面糊没了。炽热的太阳,每年都往下坠一寸。地下水位每月都往下降一寸。我们只好每日都冒险下一次井,将井底再掘深一寸。谁都不想...
赵新腊月二十一,沟里村的梁志老汉到镇上去赶年集。梁志老汉原本打算到县城赶年集,县城货物齐全,场面壮观,看着就叫人激动和兴奋。可是女人身體不好,孩子们又不在身边,他必须在中午之前赶回来,给女人烧水做饭。临走之前女人嘱咐他:他爹,咱家和别人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