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中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月刊。刊载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翻译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园地、扶植培养少数民族文学新人的摇篮,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国内外读者、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趋势与发展轨迹的最佳窗口。
文集访问量: 11750 次
音乐列表
吴昌仲一走进兵书阁村的岩湾苗寨,半山腰一栋长长的房屋格外引人注目。它的长,非常地夸张,就像《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廊桥,有屋檐,有栏杆,有轩窗,有闲阁。当然,并非金碧辉煌、富丽堂皇那种,而是纯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耐看的素颜向外敞开着,身姿绰约,落落大...
此称巴黎圣母院失火那天,我前往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参访肯公家族茶马古道博物馆,这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家私营乡村博物馆,由僧商江楚春评和弟弟拉茸达清一手筹建。肯公即是村名,也是江楚春评的家族名称。顺着214线,从香格里拉市区驱车南行40多里,往左翻过一...
刘惠春一、梨树我多想对人说一说梨树的孤单,多想让人知道,那些时间的深渊。我和母亲说,在院子里种棵梨树吧,像邻居家一样,花开得好看,还能结果子吃。母亲说,梨树不是好树呢。我哂笑,妈,你可是蒙古人啊,也讲究这些呢。母亲回头瞪了我一眼,盘古至今,哪里的...
梁琴年少的我,跟在江右一伙诗人后面,舞文弄墨,狂热地读书写诗,一次次往绿色邮筒投寄稿件,宣泄着青春期的躁动。激情年代,四处参加文学采风。1977年清秋,省出版社集结一干人马开“余干笔会”,近50名作者里,只有我一个所谓女诗人。那时的笔会,每个写诗...
鲁若迪基长者风范山里的老人到了古稀之年,都希望在冬天里离开人世。究其原因,冬天农忙已结束,人都闲暇下来;年猪已杀,粮食已归仓,吃的不愁;再者,对一些实行火葬的民族而言,冬天对死者遗体的停放,起到较好的防腐作用。所以,如果在一年四季里做个选择的话,...
拜波这三天,宏睿咋成个没拉紧绳索的木偶似的。平日生龙活虎的劲头哪去了。整日里嘻嘻哈哈的他,怎么看都应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昨晚,宏睿又几乎一夜未眠。当他双眼紧闭,黑夜还是吞噬掉睡眠对他的关爱。今天,宏睿没敢开车,对,这是正确的选择,他内心还算清楚,就...
苏秀娟秋日清晨,空气里充溢着薄荷般的凉意。尽管夜色还没褪尽,晨光也已微露。关外大山的枫叶被绣上半个红边,红绿相间的树叶极像巧手女人的绣品。远望大山,使人感到秋天是一杯被压榨出来的醇香果汁,秋是一天比一天浓了!天刚亮,孙留祥已经把槽子里的草料拌好,...
马碧静一九月份,稚子开学第一天。学校报到刚结束,小子便拉着我往文化路方向赶。电话里贾老师说了培训中心地点,“原市服装厂宿舍”,似曾相识的地名,心里不由一动。稚子想学的是洞箫,两厢一照面,贾老师便很有经验的解释孩子年龄小,手指不够长,不适合学习洞箫...
李美皆此前我对于刘荣书的创作并未特别关注,然而一旦开始关注,就发现他的存在非比寻常。仅自然抵达我的视野的阅读而言,最近就有他的中篇小说《雪人》(《江南》2019年第4期)和《虚拟爱情》(《福建文学》2019年第7期),这算不算是一种当红的佐证?当...
马悦1米果就放在窗台的一角,有窗帘遮挡着,好在也是深秋,阳光不怎么强烈。夜晚到来时,他怕秋蚊子叮咬,或是其他飞虫驻足,用一张纸盖着。也不全是那样的,夜晚的气温下降,处于一种怜悯抑或是不让自己的目光在无意间扫到它,是一种遮掩也不为过。越是这样,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