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中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月刊。刊载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翻译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园地、扶植培养少数民族文学新人的摇篮,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国内外读者、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趋势与发展轨迹的最佳窗口。
文集访问量: 11754 次
音乐列表
刘兴华乘机去鄂尔多斯途中,一直有圆月照亮。到达机场上空时,它被几片云擦得更亮了一些。我要告诉我的母亲,一路都有人间烟火。我到的这个地方,也是祖国的一部分,就像我是她的一部分。我单薄的肉身,第一次置于这么辽阔的土地,有点不知所措。在夜色笼罩的伊金霍...
黄土路鄂托克的风风吹着草原上的石头石头在移动一个夜晚跑出二百多公里跑到我的眼前风吹着时间里的铁蹄在版图上扩散吹着马上的人,白发飘飘又吹动着经卷吹白草原的花吹着石头堆起的敖包漫天的青草已掩埋了所有的疆场天空托起皎洁的月亮风吹着寂灭也吹着再生在乌兰镇...
岳强初秋的午后,我站在窗前看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鄂尔多斯的雨迅疾得有如草原上的烈马,楼宇间的柏油路瞬间成河。骤雨初歇,我到庭院里欣赏那些出浴的花草。鄂尔多斯市文联的吴先生站在大门口,正对着大门旁边一块崭新的牌子出神——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鄂尔多...
禾素在去任何地方之前,极少做什么攻略。对即将到达的城市或山村,总觉得保持一种让人期待的、未知的、充满无限想象的感觉,更适合我们这些总在路上行走的人。平地一声雷,以为是哪里开山的炮响声,雷声接踵而至,雨跟着来了。从南方小镇的连天雨中走出来,一心念着...
敏洮舟记得第一次,我在四围渐合的傍晚,匆匆划过了鄂尔多斯的边缘。车窗外,城市在半暗的黄昏和半明的灯火里,隐没了真实的轮廓。脑中切换着诸如“小香港”“空城”等媒体报道的城市形象,身后的鄂尔多斯已远远遁去。心绪跳跃,没有专注的思想。两束光拖着一辆车,...
苏忠在鄂尔多斯草原,青草是马的鬃毛,彼时有风吹过,马在奔跑,鬃毛在扬起。马蹄声声,裹挟着片片刀刃,一路踏过漠北,踏过蒙古高原,踏过波斯湾,踏过西伯利亚,踏过中原,踏过天南海北……此刻,有人独行在伊金霍洛旗的夜色里,树林寂寂,道路匍匐,脚印像无效的...
冯艳冰1妹妹你不放羊你来这里做什么?诺敏戴问乌仁。我来这里学习诗歌创作呀。乌仁说。写诗不也是放羊吗?我想着。听着姐妹俩的问答,心里索性帮着补充了这么一句。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逻辑,但它跟草原相干,我一心想着到大草原去的,憧憬着有朝一日,就像《牧羊少...
冯俊科五十多年前,我不到十岁,县城丁字路口有个小人书摊,我常蹲在那挑小人书看,一分钱可以看两本。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鄂尔多斯风暴》。那是根据电影绘制的,具体内容已经忘记了,大意是蒙古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封建王公贵族、军阀队伍进行斗争。这是我第...
兴安鄂尔多斯,圣主成吉思汗的长眠之地。我来过这里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最早一次是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我作为《北京文学》的年轻编辑来这里组稿,结识了阿云嘎、肖亦农、乌力吉布林、张秉毅、高福厅(高福厅去年已经过世,年纪刚过五十)等几位蒙古族和汉...
金仁顺鄂尔多斯,以前“经过”一次。在城市边儿上绕了个弧形,从车里向外打量这座草原之城,很多新楼,齐刷刷地站在那儿,因为距离远,与其说它们是房子,不如说是某种雕塑作品,像书、栅栏,或者迷城。如果是夜里,灯光亮起来,那就是夜如深海之中的宫殿了,那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