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中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月刊。刊载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翻译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园地、扶植培养少数民族文学新人的摇篮,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国内外读者、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趋势与发展轨迹的最佳窗口。
文集访问量: 11764 次
音乐列表
费城(壮族)我沿着时间的洪荒漫无边际地行走不相信高楼上的脚手架它们是城市卸下的一副肋骨不相信拔地而起的楼群阻挡了远眺的眼睛那个有着好看发辫的壮家姑娘赶着她的羊群离开故乡,流浪远方!不相信我们的城花团锦簇远方有春天,故乡有常开不败的花朵不相信孤独是...
许雪萍(壮族)还没有到暮落就已经暗下来的乡村天空沿着灯火朦胧的石子路,马镫里的锈铁刺着我我不能忘记这轻快的声音,曾经穿透了什么不能忘记催促我的人,他那张不可以乞求的脸什么也不能使我安静,焦虑在人群中选择我作为靶心我把背拱起来,不是为了逃避,是为了...
潘恒济(京族)小小的街道,宽不过五米,两旁的房子多是二三层的楼房。走在边城东兴的和平街上,给人有一种逼仄之感。再看看街道两旁那些斑斑驳驳的“古董”民宅,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然而,和平街却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改革开放之初,东兴镇基本上还是老模...
黎学锐(仫佬族)大概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说每条江河都是往东边流去。全班的小家伙们马上高声抗议:不对不对,老师骗人,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山,我们的龙满河是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流过来,流向太阳落山的地方,所以河是从东流向西才对。老师...
何述强(仫佬族)我时常会注意到那些或新或旧的坟碑。在通常情况下,石头上面的文字总能唤起我那种幽古的想象和回忆。我喜欢阅读它们,咀嚼它们,揣摸它们,甚至伸出手去轻抚它们,那样子,就像是把手放在某人宽阔而冰冷的额头上。我知道,每一块坟碑都具有思想者深...
刘玉琴从小出生在内蒙古高原的我,童年的时候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不但穷尽了所有的赞美之词,把桂林山水排在了天下山水的第一位,也把到桂林一游的梦想深深地印在了我少小的企盼中。人到中年,更有一部张艺谋导演的惊世之作——《印象?刘三姐》诞生于...
阿拉旦·淖尔(裕固族)我带着北方草原的气息,带着熟悉了北方山川河流的眼睛来洞察南国这片抒情而清爽的土地,用我现在的脚步来进行对她的无知和陌生,打开我的眼睛来阅读她的水草、气候与天空的颜色。并将这块我踏过的土地观望的风景存进我的记忆,让她坐进我心里...
王华(仡佬族)当我们的竹筏渐渐进入明仕河深处的时候,我的心开始变得忐忑起来。我们其实不应该这么肆无忌惮地侵入这块地方。那水,那山,被解说员一厢情愿地比喻,想象,被游人自以为是的惊叹,甚至咋呼呼呱声四起,都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对着它跪下,忧...
牛玉秋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除大学毕业后曾在外地工作过十年外,算来在北京已经生活了五十多年了。北京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随便哪个不起眼的院落,说起来都可能有久远的身世。就拿我家原来的住所来说,一座并不规整的两进四合院,带个小跨院,有西厢,没东厢...
黄宾堂(壮族)二十多年前的冬末,我初到北京,第一印象是北京的树上不长叶;二十多年后,我与一北方人回广西,他的第一印象,是指着大道两旁的棕榈树说,南宁怎么那么多假树。人是有盲点的,于是有了一句格言,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谢广西同党的邀请,使我又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