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中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月刊。刊载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翻译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园地、扶植培养少数民族文学新人的摇篮,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国内外读者、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趋势与发展轨迹的最佳窗口。
文集访问量: 11884 次
音乐列表
法蒂玛·白羽穿过店铺鳞次栉比的北大街,远远就看到那巷子了。巷口被热乎乎的豆香挟裹,氤氲的雾气湿嗒嗒,白蒙蒙,罩着巷口,罩着砖坯黑瓦的豆腐坊,在陈年的疲乏里托出一盘盘鲜嫩水灵的豆腐,滋养着坊间回民的锅灶和心情。如同河州八坊所有四通八达的巷子,这深巷...
李俊玲一散失故土的人是一具游魂,居无定所,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的根须生长在怎样的酸碱成分下,包括土壤的颜色。他们的记忆是断片的连续剧,无法完整播放,突兀而陌生。他们有着灵魂深处无法消遁的乡愁,刻骨而荒凉。所以,我常常庆幸自己是个有归属感的人,虽然我的...
五十年——半个世纪!五十年,笔耕不辍、才艺四射、情灵摇荡、词采丰赡。2016年第一期的《锡林郭勒》发表的诗歌《Argal》在心声悠荡中升腾着诗意的韵味,仿佛在诉说、又犹如耳旁低语——虽说岁月无情、朝如青丝暮成雪,但诗歌的人生不易老,诗人的激情依旧...
整整一天,我都在整理牧人写作者车凌敦多布的笔记。他的笔记记录了他和夏日塔拉的牧人A·杰奇的交往。从他们的笔记和聊天中我得知,A·杰奇确实和其他牧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到了哪里他都无疑是一个异类,他像是来自匈奴时代的一支鸣镝,呼啸着高高飞过时髦男女们...
曹国军爷爷生前念叨最多的一个人,叫王波,他们是发小。爷爷说,他最想当的是一个富裕的农场主,王波最想当的是作家,一个像高尔基那样的作家。爷爷的愿望没有实现,王波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因为,日本人来了。1战斗还没有打响,王波就闻到了刺鼻子的硝烟味。不是偶...
谷运龙一这几天,桃花坡上的那株濒死几年的桃花总在他面前挣扎,让他生出许多的愁绪。那是岷江盐化厂刚建成不久,母亲让他回去看看:“怕是要出事哩。”母亲心存疑虑地告诉他。他依然底气十足地宽慰母亲:“出不了事,你就一万个放心吧!”“桃花坡上那树孤桃花都有...
袁仁琮一耶士带领几个族兄弟扛土炮,唤上赶山狗黑子,出小村寨的时候,天还没大亮。头天晚上,普楷妻子内雅含着两泡泪来敲耶士的堂屋门,见着他就放声大哭,说:“崽他爹一大早就进山了,到现在人影都没见到,大黄也没回来,耶士大伯,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咋办,我都...
张抗抗写作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一篇、某一部作品的产生,事先毫无征兆,更无“预谋”。忽然有一天,它就像一个成熟的果子,自己从树上掉了下来。它不是绞尽脑汁苦思而成,却是突如其来水到渠成洪水凶猛。这应该是写作者期待的最佳状态了。其实不然。在那...
米日完古丽·尼牙孜多年以来,《民族文学》杂志一向是观察中国多民族文学的一个窗口。从近两年发表的作品看,可以触摸维吾尔族小说创作的一些新趋向,也可以反思一些尚且存在的困境。2015、2016这两年时间,《民族文学》汉文版上发表的来自维吾尔族作家的小...
苏涛阅读2016年的《民族文学》,除了能够体会到少数民族作家民族性话语的独特表达,亦能感受到中国经验的多元呈现。这种既独特又多元的文学面貌,正是今日中国社会丰富文化景观的展现。正确阅读少数民族文学的方式,已不能简单聚焦于边地与内地、乡村与城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