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822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南山2020
  • 胡谈
  • 孟冰
  • 蓝欧
  • pchenf
  • 牧雪吹箫
我的新闻采写路 2018-01-03 12:43

我小时候很爱好文学,并幻想着有朝一日在文学领域里能有所建树。我很清楚地记得:不知多少次我在太阳余辉映照的墙跟下手捧着当时人们认为的名著《平原枪声》入神而连吃饭都忘到九霄云外;不知多少次我在上自习课时偷窥抽屉缝里的《苦菜花》而忘记了是在上自习课,以...

浏览全文 阅读(121534)
爷爷 2018-01-03 12:39

自从我懂事起,就没有见过爷爷。爷爷在我还未出生前就去世了,并且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因此,他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一点形象。据母亲说,她17岁时和父亲结婚,结婚两年后,爷爷就去世了。在她的印象中,爷爷多少认得几个字,还会打算盘。此外,爷爷还有个会打水井的技...

浏览全文 阅读(121920)
母亲也是篮球迷 2018-01-03 12:38

年逾七旬的母亲虽没有文化,但却是个讲求实际的人,譬如在家里看电视,只要是反映真人真事的,母亲都看,象电视剧之类的,母亲很少看,没有喜欢看的节目,宁愿睡觉。因此,在这方面,我可能多少受了些她的遗传。也不知道从哪天起,母亲竟和我一样喜欢起了篮球赛,这...

浏览全文 阅读(121946)
我家有个“小乖乖” 2018-01-03 12:34

“小乖乖”是谁?“小乖乖”是我和妻子对小女儿鹏翼的称谓。因为,在她出世的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她很少哭闹,即使哭,最多两声“呃啊!”即使闹,也是一声“哎!”没有为难我们,让我们带起来感觉很省劲儿,我和妻子两人也愈发觉得“小乖乖”的可爱。最让我感到自豪...

浏览全文 阅读(122921)
我所经历的四次改革 2018-01-03 12:30

在中国,改革没有先例,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过去的三十年时间里,我亲身经历了四次改革,一次工厂企业的改革,三次是政府部门的改革(含人民武装部)。改革是个新生事物,改革在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的同时,也有局部走了弯路的...

浏览全文 阅读(124093)

历史上的乌鲁木齐八家户有汉、回、维吾尔三个民族,名字起源于清朝的乾隆年间,因这里居住着八户人家而得名,这八户人家是:张,王,李,赵,杨,马,沙,陈。乌鲁木齐八家户先后归乌鲁木齐县红旗公社、二工(不少人误将“工”写为“宫”)乡政府管辖,现在归乌鲁木...

浏览全文 阅读(128431)
乌鲁木齐有个河南庄 2018-01-01 19:19

早听说在乌鲁木齐西北郊有个河南庄,但一直没有去过,好在单位同事杨荣华有亲戚家住河南庄,我便有兴随他去过两次,对河南庄的两位老人苏永安(78)、聂凤亭(92岁)进行了采访,写就了本文。一九三八年六月九日,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进攻武汉,在花园口炸开黄河...

浏览全文 阅读(131855)
乌鲁木齐印象记 2018-01-01 19:17

一九八四年十月的一天,当豫北故乡还是树木葱茏的时节,我在中原郑州踏上了直达乌鲁木齐的第一百七十一次旅客列车,经过了三天三夜的长途旅行,来到当时被人们称之为“天山北麓的塞外边城”—乌鲁木齐市。下了火车,已经是晚上的十时。站台上,亮着的电灯,显得是那...

浏览全文 阅读(127701)
2018-01-01 19:15

临近黎明,睡得正香,突然被窗外不远处小巷里清真寺隐约的诵经声惊醒,顿时睡意全无,脑子里却十分地清醒,连刚做过的梦都记得很清楚。梦中我,徘徊在故乡村北边的一个大水坑,看水坑里清澈见底的水,水面漂浮的水草,还有那将水坑包围着的绿荫。记得童年时经常到那...

浏览全文 阅读(127156)
乡感 2018-01-01 19:12

可能是离开故乡时间太久的原因,回到家乡有恍若隔世之感。尤其是家乡的味道,和昔日所比,大有不同。那过去的家乡的味道,将永远成为生活中的记忆。一过去在家乡时,每到春天,那野草、野花扑鼻的香味,让人如醉、如痴,那春风、春雨,让人浮想联翩。那植物、泥土、...

浏览全文 阅读(12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