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366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牧雪吹箫
  • 梦乡醉哉
  • 李椿
  • 蔚青
  • 周健
  • 陈社昌

潘丽在农村青年点的时候,参加了1977年全国高考,她面对落榜的残酷现实,潘丽准备好了农药,想一死了之,母亲知道了,来到青年点,整天跟在她后面,就怕她寻短见。由于学习的压力大,潘丽得了精神分裂症,母亲四处寻找老中医,给她看病。潘丽回城以后,母亲办理...

浏览全文 阅读(129783)

有位名人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1981年10月的一天,父亲突然离世,这个家庭笼罩在悲伤的气氛之中。二姐潘霞很有心计,善于浑水摸鱼。在父亲去世的前几天,潘霞和潘敏趁着家里人忙着医院里的事情,潘霞拿到了家里抽屉钥匙,她...

浏览全文 阅读(138590)

我有三个姐姐,她们都出生在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国家的经济落后,老百姓的日子也很艰难。我的父母都是纺织厂工人,收入不高,还要养活一大家子,困难可想而知。生活像一面镜子,把每个人的品质呈现出来,有时候让人又气又恨,有时候让人无可奈何...

浏览全文 阅读(143383)
一个花季少年的堕落 2023-07-25 19:22

1981年秋天,15岁的李学海进工厂上班了。本来他的年纪不满16周岁,不能正式当合同工,由于父亲意外去世,工厂给了一个顶替的名额。李学海所在的车间就是他父亲生前所在的机械维修车间。李学海在车间做学徒工,每月工资20块钱。母亲担心,孩子大了,总是在...

浏览全文 阅读(148382)

我的妈妈于清华出生在万恶的旧社会,1945年闯关东到了大连,刚满九岁就在日本人开的工厂做苦工,每天干16小时的活,全国解放的时候我妈妈14岁,参加了扫盲班,她用认识不多的文字记录了那一段苦难的岁月。后来,经过我的整理加工形成了以下的文字:我出生的...

浏览全文 阅读(186322)
谁来赡养老人 2023-06-29 15:57

那是七十年代,姥姥70多岁了,她养了4个儿子和3个女儿,我妈妈在娘家排行老三,下边只有两个弟弟。姥爷去世以后,我的两个舅舅每一家拿10块钱养老费。三舅在成都安家了,没有成家的老舅在市内煤气厂上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舅从市里大企业辞职,娶了一...

浏览全文 阅读(155725)
怀念我的父亲 2023-06-20 16:50

我的爸爸是纺织厂机修工,小时候因为家里姊妹多,他只念了四年书就辍学了。在我的印象里他会的东西很多,瓦匠、木匠、修理家电、修理自行车,就连理发、做饭样样精通。小时候,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玩具,爸爸的手艺很了得,木板经过他的打磨,裁剪,很快变成了刀和枪...

浏览全文 阅读(111996)
有点钱也不要瞎折腾 2023-06-16 08:47

2002年,金州纺织厂经过几年的折腾,彻底地倒闭了。尽管它变动了几次法人和所有制形式。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失业工人,我的姐姐王艳都是其中的一员。她和姐夫四处零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不稳定。那时候她年近四十,儿子念中学,家里的日子紧巴巴的。故事从...

浏览全文 阅读(112065)
于忠义探亲 2023-06-16 08:15

那是1981年夏天,于忠义领着10岁的儿子从西安来大连的二哥家探亲。那年,我十三岁。记得那一天,我母亲正在河套边上洗衣服,爸爸来到她身边,“老四来了。”我第一次看见叔叔于忠义,他穿着很整齐,戴着墨镜和礼帽,言谈间感觉他口才很好。一张口就炫耀自己,...

浏览全文 阅读(110478)
一张新面孔 2023-04-19 19:22

我家楼上一向是外地人的出租屋,换了两三茬,最近搬来的旅顺小伙宋某,35岁左右的年纪。如果不是他家漏水,我真的不想搭理他。那天,他来到我家卫生间,他说是通过中介租的房子。而实际房子的主人在吉林,他没有联系方式。事隔一天,我记得清清楚楚,早上,我打开...

浏览全文 阅读(7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