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感怀身赴汨罗惟国恨,后人念此泪沾襟。古来忠烈多才俊,赐我诗文万代吟。(初稿于2018·6·18,2021.6.9改定)凭吊民族英雄史可法“与城为殉”真忠烈(1),青史英名永赞颂。未见遗骸成念想,幸存衣物伴青松(2)。梅花岭上清香溢,烈士柌堂正...
未见他侃侃而谈,未见他开怀大笑。把重担挑在肩头,挚爱放在心底,默默前行。他没有奢求,没有豪言壮语。他有一些遗憾,也有美好的愿景。哪怕眼花耳背、步履蹒跚,他的心还挺着,平静地走向终点。他要留下一个坚强的背影!(2021.3.6)...
您平静地走了,是那样的安祥。亿万人深深地哀伤。为您送行的人好多啊,从红领巾到白发苍苍。我恨哪恨,恨我无能为力,既去不了现场送别,也写不出赞颂您的优美诗行。脑海里是一幅幅画面:您绾着裤腿,弓着腰,精心莳弄您的宝贝——秧苗茁壮。您戴着草帽,行走在田间...
无题天有多高,地有多广?不去多想。我有一张小床。雨真暴,风真狂!它能久长?终归有太阳。就算那小虫,栖于树林、草丛、抑或土壤,也不会轻易灭亡。(2021.2.23)无题你为什么凝神眺望?你为什么沉思默想?为什么你曾那样愤怒?为什么你露出鄙夷的目光?...
这里说一下我对两句有争议的唐诗的看法。其一是杜甫的《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一句。从我学生时代读到此诗时起,长久未见异议。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古典诗歌知识》(徐北文郑庆笃著)一书中首见“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后又偶见一次...
2018年夏的一天,偶然在古榕树下文学网看到李商隐的一首七律《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虽然初次读到它,对其义不甚了了,但它的颈联却让我...
清晨,漫步在河边,忽然听得几声布谷鸟的清脆鸣叫,不禁勾起我的回忆。布谷鸟,学名杜鹃,也叫子规。我家乡的人都叫它“刮锅雀儿”,因为它的叫声似“刮锅,刮锅”。每到夏初,它们便从南方飞来,“刮锅、刮锅,刮锅、刮锅”,在乡间田野、村落的上空一边飞翔一边鸣...
时间:初秋的一天下午地点:沿海地区某农村人物:村民主任,男,年近50,淳朴憨直(以下简称男)村民主任之妻,年龄相当,文化程度不高的农妇,开朗大方(以下简称女)(村民主任家,正屋的一角,一张办公桌,两张木椅,桌上一台电话,一水瓶,两只茶杯。)(幕启...
扬子江水奔腾向前,古运河也在静静地流淌。这是一马平川的沿江高地,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我们的村庄背靠(南)通扬(州)运河,属扬州东乡。这是一个大村庄,有三百多户,一千几百口人。我家居于村庄的中段。除本家族人一般按辈份称呼,庄上大多数人都称呼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