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上海人。做事比较沉稳;处事比较低调。不愿意把自己的身世告诉别人。我只好用“她”来代替她的姓名。记忆中的“她”,一头短发,十分年轻;圆圆的脸,颜色红润,总是挂着笑容;一副雍容端庄的模样;从来不与人发生争执,非常谦和,是北方人叫做“憨厚”的一类人...
一张尘封了四十六年的老照片,突然跃入我的眼帘。照片里的人,叫徐根富。皮肤黝黑,身材结实;穿着旧军衣,戴着深度近视的眼镜。拿着长竹竿,竹竿上飘着一面半红半白的旗子——正在指挥拖拉机作业——这叫“插扦杆”。是在引导拖拉机,把地耕直。照片的时间是197...
徐子是“活络头子”(舟山方言:做事灵活的人),不象我们一钉一眼死板。徐子活络的头脑,特别适应北大荒的生活:他总是能找到朋友;找到快乐;找到合适工作。刚到北大荒,他干了四个月农工;就去了七星河鱼亮子打鱼;又三进三出食堂;后来找到机务排长帮忙,居然开...
小邢辈儿死了,24连笼罩着悲哀。1974年9月13日上午,徐子要去七星河的北鱼亮子,给在那里割草的女工四排送中午饭。八点多钟经过连部,碰到陈会计,通知他参加党员评审会议,不能请假。徐子是食堂炊事班的班长,他到食堂重新安排送饭人员。小邢辈儿自告奋勇...
1967年10月26日,我们终于等来了“复课闹革命”的机会。可是,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两派的武斗,在舟山依旧烽火遍地。我们只读了一个星期的书,学校又停课了。那年,我十八岁。满脑子是伟大的发明;伟大的创造;伟大的创作。怀着宏伟的理想,伴着建功立业的...
帐子灯是一盏马灯,如果挂在船上,又被叫做桅灯。我叫它帐子灯,是因为这盏灯一直挂在两个蚊帐的中间,挂了好几年。蚊帐在我们舟山叫做“帐子”,挂在蚊帐的灯,自然被我叫做“帐子灯”了。说起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我们舟山知识青年,屯垦戍边来到北大荒生产建设...
暮蔼渐渐消退了,月亮悄悄爬上了山岛。从乌沙门外穿进来的东南风,送来了大海的潮湿和咸腥味。1970年仲春4月,正是百鱼上岸的季节,舟山的沈家门渔港,却一派萧条的景象。我从鲁家峙乘渡船到沈家门,沿着泰来街往北走,到普陀县第一百货公司南面的中大街去看大...
北大荒是一座熔炉;夏锄是一把火。知青的青春,在熔炉中被点燃,烈烈地燃烧。凌晨,一阵剧烈的“瞿,瞿,瞿”的哨子声,冲破夏日的宁静,响彻在大宿舍的屋里屋外。猛地从睡梦中惊醒,跃起上半身,急急地问道:“怎么啦?怎么啦?”。一个粗狂的声音,严厉地说道:“...
从舟山奔赴北大荒的615名老三届知青,经过五天四夜的旅程,终于到达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被分配到第19团的各个连队,开始了北大荒的艰苦创业。早上醒来,太阳已经半天高了。同室的北京、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地的知青们,都已经上工去了。问了一下时间,才七...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九日(星期天)今天是星期天,特别地忙碌。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全家人的衣服被褥,一早就要浸泡在肥皂粉中。然后把家里面的尘埃彻底清扫一遍。还要擦玻璃窗,还要拖地板,还要挑水,还要买米买煤球。还要照顾女儿,还要去买菜做饭。洗好的衣服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