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贺了自己20岁的生日之后,尼采同朋友杜森以及杜森的一个表兄弟一同去了波恩,他将在那里上大学。几个年轻人没有急于赶路,而是尽情地欣赏着一路上的大好风光,尽情地放松自己。在中学和大学之间这种完全无人管束的状态给了他们一种获得彻底解放的感觉。这三个...
那是1967年秋冬之际。一个年轻女工约我在她家里见面,我感到很突然,因为我并不认识她。她跟我的一个女同学是朋友,托这同学带口信给我,大意是很仰慕我,想跟我谈谈思想。在去她家的路上,我有一丝兴奋,有一种神秘感,这是第一次被一个女孩子约会,尽管只是“...
我开始读鲁迅,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如果不算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字,我读鲁迅是在高中二年级。那时我正面临书源的枯竭。我自小就是个书迷,尤其对小说。而且看书的速度特别快,快到有时候连自己也不好意思的地步。究其原因,是我家没有什么书,也买不起许多书,看书...
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事!有些事过去了似一阵风,了无痕迹;有些事,在经历时似乎漫不经心,过后却终生不忘,其实跟自己并不相干。也许这“并不相干”在心灵深处却是密切关注的?谁知道呢!反正我就有过这么一件事,或者不如说有过这么一天一夜的经历,让我时时记起,...
我打麻将的时间很早,在1970年——那时还敢打麻将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就象现在不打麻将的人一样。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一年父亲作为“反动技术权威”、“特务分子”被押在矿井下推矿车,每月发生活费10元;母亲被关押在“五不准学习班”交代问题,病重仍不...
《假如毛泽东骑马》一文的作者在该文中记述了2009年国庆节时他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成功克隆毛泽东,各项生理指标处于其50岁水平。新闻发布后引起强烈反响。奥巴马立即声明:美国在三天之内废除与台湾关系,并撤走在亚洲的一切军事力...
英国社会学家鲍曼(ZygmuntBauman)的《现代性与大屠杀》(ModernityandtheHolocaust)是一部关于“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600万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大屠杀的专著。长期以来,社会学中占主流地位的理论认为,大屠杀与现代性无...
最近看了一篇题为“假如毛泽东去骑马”的文章(载于《学习时报》2010年4月26日、5月10日、17日、24日),大意是,毛泽东原拟于1965年春骑马出行,沿着黄河和长江走,时间3到5年,后因“北部湾事件”爆发而未成行。该作者认为,如果这一计划得以...
纪晓岚在“姑妄听之(四)”中记载了一件让老百姓很解气的事情。交河有一个乡民被当地的强盗诬告为同案犯而关进牢房。这个乡民人很老实,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辩明自己无罪,只有托人塞钱给一位县吏,求他帮忙。这个县吏了解到,乡民之所以被诬告,是因为那个强盗调戏乡...
纪晓岚在“滦阳消夏录三”中,还记载了另一件悲惨的事情:明崇祯末期,有大盗在孟村抢劫,看到一个女子很有姿色,就将她和她的父母都抓了起来。这女子不肯顺从,盗贼就对其父母施以酷刑,父母忍受不了,大声惨叫,并要女儿顺从盗贼。女子要盗贼放了父母才肯顺从。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