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时代都有仁慈行为的存在,但只是基督教才首次在理论上把它作为一种美德提出来。基督教不仅把仁慈列为所有美德之首,还提倡将它施行于我们的敌人。当然这是说的欧洲;因为在亚洲,早在基督教诞生一千年前,就已经把对周围人的仁慈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并要求在...
意志表现为无数个体中对自己身体的肯定,而一个个体由于利己的特点,很容易超出这一肯定,乃至否定其它个体中显现的同一个意志。这就破坏了别人对意志的肯定,其做法可能是毁灭或伤害别人的肉体,也可能是强迫别人身体的力量为自己的意志服务,而不让其为别人身体中...
在同情的初级阶段,它对抗着自利和敌意的动机,不让我们去做给他人造成痛苦和损害的事情;当同情心达到高级阶段时,具有肯定的性质,也就是会让我们去帮助他人。康德十分武断和牵强地把这两种情况说成是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实际上更为准确地说法应该是正义行为和仁...
我已经指出,同情是唯一没有利己因素的行为原因,因此是唯一的道德动机。有人感到它难以理解;下面我想通过我们的经验以及人类普遍的感情来说明我的看法。没有什么比残忍更能激发起我们道德上的厌恶。我们可以原谅其它任何行为,却无法原谅残忍。这是因为,残忍正是...
现在我要指出一切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之动机。我所说的这一动机,由于它的严肃性和真实性,跟那些舍本求末、强词夺理、无中生有的说法毫无共同之处,然而这些说法却被迄今为止的所有伦理学体系当成道德的来源和基础。我所说的动机,不是随意的假设,是唯一可以得到证...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真正的道德基础,但没有什么结果。于是有一种看法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独立于人类法规的自然道德,或者说道德只是人为的东西,是人类为了更好地克服自利和敌意而发明的一种工具,因此,没有宗教的实际维护,道德就会完全垮掉,因为它自身...
人类另一个基本美德是仁慈,与它对抗的敌人是敌意。我们先看看敌意可能达到的程度。较轻的敌意随处可见,它很容易被加深。歌德说:“在这世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反感已成常态。”也许平时我们对此印象不很深,这是因为人们以文明礼貌来掩盖彼此的敌意,不让看到它...
人和动物的行为动机从根本上说就是自利,也就是努力追求自身的生存、健康和舒适。这种自利跟人和动物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它们的本质。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行为都是源于自利。我们在对人的行为作出解释时,首先采用的就是这一观点。同样的,如果我...
我说过,人的所有幸福或达到满足的状态,其性质都是否定的。换言之,消除了痛苦而已,而痛苦则具有肯定性质。因此,我们衡量幸福的程度不是看有多少快乐,而是看消除了多少痛苦。如果这一看法成立,那么,比人类低级的动物所拥有的幸福一定比人类要多。下面我们就来...
据说上帝创造世界是出于某种错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就留在这个世界上,直到完成这一工作为止。这倒是万物起源的一个绝妙说法!按照佛教教义,世界是由于涅槃境地的宁静被某种不明不白的骚动打破所致,而这种变化似乎是注定的。这种说法与自然科学理论有某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