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作家
《北方作家》(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甘肃省酒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北方作家》办刊宗旨:力求突出丝绸之路地域特色,立足酒泉,凭依北中国,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努力张扬前卫的艺术表现手段、天才的艺术想象力和优美的艺术话语,办出一份优美、现代、神奇、时尚的全国著名文学期刊。《北方作家》获得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国家重点社科类期刊;清华大学《中国期刊》。
文集访问量: 5871 次
音乐列表
我常常想起那些年在风口上待过的惊心动魄的岁月,现在想起仍然心有余悸。我生长在关中平原,那里被称为八百里秦川,风调雨顺,气候适宜。大学毕业那年,在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号角的鼓舞下,我也决定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我孑然一身告别父母、告别关中平原,...
与竹为邻假如,竹能开口说话,会不会像笛子一样好听;假如,竹能迈腿走路,会不会成为与你形影不离的兄弟。苏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倒是符合现代养生趋势,可以远离心脏病、高血压等现代隐形杀手,不失为一件好...
据说远在周之前,便有了酱。我曾参观过一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至今仍在按照古法制酱的酱园。酱园有一块宽敞平整的空地,那里横平竖直地摆放着数百口半人多高的瓦缸,它们顶着尖尖的缸盖,日晒夜露,端凝而静穆。酱园的主人告诉我,即便同法所制的酱,口味也会有不同...
1在我还没有将怀孕生子列入生活计划之内时,婆婆就已经开始一次又一次地跟我说,你快生个孩子吧,趁我现在还年轻,我能帮你带带!或许是我这个人太较真,也或许是老人家只是说说而已,以至当我真的把孩子生下来以后,她以在我家里住不习惯为由要离开的时候,我真的...
行走在西夏的路上一黄河从青藏高原起步,九曲十八弯奔入大海,滋养了华夏文明,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迁移,盛衰、荣辱及政权更迭。历数黄河流经的省份区县,独河套平原在黄河“几”字湾里,如翅翼下的庇佑。而“天下黄河富宁夏”,又似乎是黄河对宁夏的偏爱...
家是一种味道,一种喜欢的味道,有味才是家。童年,家是爸爸的汗臭味。我的童年记忆正好从农村大包干开始,从父母分到土地和牲畜的喜悦开始,从父母起早贪黑的辛勤劳作开始。当父亲真正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后,所激发出来的劳动热情是巨大的。每天当我们兄妹仨还沉浸...
“你牺牲了,我活下来,要是没有你奋力推我一把,我也活不到今天,我一辈子陪着你,等我以后死了,我也陪着你,我陈健说话是算数的。”陈健在媒体的出现,激活了这一段尘封的特殊历史,也激活了我心目中一位高大有才气的知青英雄,他已在卤阳湖畔默默地、沉沉地睡去...
陆激一老丁午饭碗刚端上手,高秀红的电话就打来了,丁局长,您吃没有啊?大家在等着您呢!老丁才喝了点小酒,脸色红润,听到高秀红那绵绵柔的声音传来顿时就来了精神,两眼乐开了花。但见他把手机挨近耳边连声说,好,好,好!我扒口饭就来!见他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儿...
胡静芝车站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走着要回家去的田六娃,田六娃的眼里流淌着十分的喜悦。能不高兴吗?18年不回家了。今天终于回来了!田六娃是儿子和老婆请回来的,一次又一次,特意去请的,要不然田六娃是不回来的。在大善人的授意下,硬叫六娃的老婆和孩子请了3...
李兴泉老谭进门换好拖鞋,眼睛先在客厅里溜达了一圈儿,然后支楞起耳朵,往卧室方向听了听,然后他皱起眉头,向坐在沙发上边绣十字绣边看电视的肖大梅问道:谭欣怡呢,咋还没见回来?老谭听到自己的语气不是很好。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谭欣怡是老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