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论坛
《华夏文化论坛》杂志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目前以半年刊形式发行,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主要栏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域外视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
文集访问量: 3538 次
音乐列表
王桂妹李昫男【内容提要】《子君走后的日记》是李素刺于1931年刊载在《现代学生》杂志的一篇日记体小说,与鲁迅的作品《伤逝》形成互动式文本。小说以子君为第一人称视角,补充了涓生对子君记忆的断点与空白,既延续《伤逝》的小说内容,又与鲁迅的小说内涵构成...
赵舒【内容提要】苏轼作品中有大量游寺诗,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考察苏轼的佛寺活动以及对佛禅的态度。苏轼游寺目的从早年略带被动的一般游览转变为中年热衷亲近佛禅的主动游览,诗歌中对世俗因素的关注由多到少,对佛缘的论述也由浅到深。苏轼对佛教的态度是传统士...
王泓力李静【内容提要】贯休是唐五代时期著名的诗僧,其诗歌与佛禅因缘颇深。贯休凭借深厚的佛学修养和艺术才华,真正将禅与诗融会贯通,自发性地推演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使这一命题得以历史地建立。贯休以“中得心源”为本,将禅家的终极境界落到实处...
沈文凡李佳【内容提要】记体文是孕育于战国、生发于两汉、成熟于唐、繁盛于宋的中国古代重要文体之一,台阁名胜记是记体文的重要类别。北宋黄庭坚有29篇台阁名胜记存世,可分为佛院塔记、堂轩记、亭园记、祠庙记四大类型,具有重要的文学与史料价值;这些文章反映...
王树海冷艳【内容提要】杜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坷,喜欢游于佛禅、流连自然山水,其诗歌在唐诗中占据独到位置,风格独特,在颠沛流离中难得“闲吟”。解读杜诗风格,要结合其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从佛禅思想的角度进行把握,唯此才可诠释诗歌的真正内涵。杜荀鹤(8...
吴礼权【内容提要】名词铺排是汉语表达中特有的一种修辞现象,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中便已出现。由于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遂成中国历代诗人的最爱,结构模式不断得以创新发展。元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元诗创作虽在特殊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
张璐【内容提要】1644年,杨光先上书状告汤若望等天主教传教士在华传布邪教、制定错误历法等,掀起一场漫长的诉讼,这便是中西方交流史和天主教传教史中屡屡被提及的历狱案,它往往被描述为一场残酷的政治迫害,是保守愚昧的清朝官员出于对先进文明的嫉妒而制造...
李光生【内容提要】元祐八年(1093年),围绕苏轼“仇池石”的唱和活动,引出一段“以石易画”的故事。交易虽未果,然透露出宋代文人日常生活的“经济”意识、艺术品消费与收藏的“物恋”情结、“寓意于物”的审美态度与哲理思考、人生出处情怀的寄托等丰富的文...
潘祥辉【内容提要】先秦谥法是中国古代一种独具特色的人物品评机制,它包含着对一个人品德、功业与行状的描述和“终极评价”,为君臣上下所重视。早在孔子的“春秋笔法”之前,先秦谥法就发挥着“一字褒贬”的评议功能。先秦谥法既是一种公开的传播机制,也是一种“...
张锦城【内容提要】吕振羽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史学名著《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1934年人文出版社出版),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民族学、民俗学、神话学和地下出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