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月刊
《诗歌月刊》提倡大诗歌概念, 呼吁诗人走出诗歌圈、融入大社会文化。办刊方向以“专题策划”为主旨 迄今推出“博客专刊”“中国诗歌地理专刊”“安徽新诗阵线合刊”“中间代诗歌理论合刊”“中国文艺复兴特大号”“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合刊”“中间代诗人21家合刊”“中国新诗90年90家合刊”等 在诗界内外反响强烈被视为官刊民办的典范。
文集访问量: 12098 次
音乐列表
徐梅纽约时间11月8日,“九叶派”著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女儿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7岁。在北京,88岁的女诗人郑敏一声长叹,“我们‘九叶很惨啊,又一片叶子凋落了,就剩下我这最后一叶。”30年后“拉帮结派”“九叶派”诗人是袁先生的重要身份。然而,“...
北塔2000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在参加完卞之琳先生追悼会之后,袁可嘉先生应邀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那时他已八十高龄,明显老迈,但仍保持着某种莫名的兴奋。在文学馆举足轻重的20世纪文学成就展中,“九叶诗派”占着偌大的版面,袁先生既细看诗友的展品,也...
沈苇土豆幽灵“它是地府的。”迈克尔·波伦在《植物的欲望》一书中这样谈到土豆,并将它与小麦作了一番对比:小麦向上指。指向太阳和文明-土豆却向下指,指向地府的幽暗——它的块茎在我们看不见的地下成长,藤叶懒散地趴在地面上。中国人的常识是吃啥补啥。而法国...
沈苇/朱又可朱又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1988年进疆的。沈苇:是1988年秋天。先是在天池脚下的小城阜康生活了两年,然后到乌鲁木齐,当了10年记者,接着从事专业创作。2000年后,我不用上班了。按我女儿小时候的说法,是“下岗”了。这一晃,就2...
沈苇一张名叫乌鲁木齐的床一张名叫乌鲁木齐的床那位白发苍苍的保姆:博格达峰至今认为,在床上睡去,醒来的仍是“美丽牧场”时期的羊群像羊群,人们游移闪烁的梦境隔着一座绵延千里的天山那些不被认识的心灵是另一些心灵的长夜只有梦中的呢喃、酒后的醉歌像内心的表...
1968年生于安徽宿松,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在《文学评论》、《诗刊》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20世纪中国新诗主流》、《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等12部著作;主编《大学语文》、《中国诗学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等多种选本,曾先后到印度、墨西哥等...
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委会成员名单(按中文姓氏笔画排序)南尼·巴莱斯特里尼(意大利)叶廷芳(中国)刘宪平(中国)吉狄马加(中国、评委会主席)雅克·达拉斯(法国)张同吾(中国)张清华(中国)树才(中国)安东尼奥·科利纳斯(西班牙)赵振江(中国)高兴(...
刘福群主持人语: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推出刘福军歌唱母亲的组诗。一切懂得感恩的人,都要为母亲而歌唱!对母亲的爱永远都是跨越天宇的,只要我们的心情放飞,母亲就会感知,在讴歌母爱的诗歌里,心的祝福永远都是精品!记忆中的母亲,“常常在家门口/向比远方更远...
拢弦无花果再次经过,这棵垂暮的树。宽大的叶片,已无力摇落袍袖上的灰尘。细小的果实悬在枝头,悬在秋风里。令东来西往的人心存疑问,十月不是结局,这个疑问还会继续下去。香樟无疑是大自然的宠儿,可以不受季节与温度的控制。以常绿的方式生存并且枝繁叶茂。你的...
陈耀冬至片断她就靠在彼岸。面容清秀略带忧愁远处的山巅开始覆盖蓝色的雪阳光落下,一道柔和的闪电击中她的身体一夜过后,侯鸟飞尽她的影子和水流一起消失有好些日子就这样度过有好些树叶这样凋零百年孤独很多年后,上校站在那里回想过去其实一切,好像一切一切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