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23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陈社昌
  • 林沐风
  • 宁星
  • 宋家园
  • 落红飘雪
  • 谷一
底层观照与时代赞歌 2023-11-09 08:48

杨金砖+夏昕一唐曾孝是一位令人称道的老作家。在我的书架上,唐老的著作虽然不是算最多的,但从《沉浮》《芝城烟雨》《永州之野的传说》《唐曾孝中短篇小说集》《潇湘如画》《石头会唱歌》《北流记》《舜文化与九疑山民间传说》等,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快有十来部了...

浏览全文 阅读(35100)

刘恪一赵燕飞小说表层看来有比较多的游戏形式,多少能看出她的叙事态度有如此性质,可仔细阅读时它又呈现出人文关怀的色质。这使文本在价值与形式之间构成了某些矛盾的冲突,总体上看似乎有些不协调感。但她单个的文本又是完整融洽的。这种既矛盾又和谐的现象竟然成...

浏览全文 阅读(35076)
善的位置 2023-11-09 08:48

龙长吟何顿是大众非常熟悉的作家了。一提起他,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尊重历史、抢救历史的高手,作品极富生活的质感等等,许多带定论色彩的褒奖词就浮现在我们的脑际。这当然不错,我也喜欢何顿。近段无事,闲来读他的作品,还另有一番感触。何顿驰骋文坛,起自1...

浏览全文 阅读(35161)
穷根究源的理论寻绎 2023-11-09 08:48

杨荣昌2013年,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南方文坛》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将“2013年度青年批评家”奖授予青年批评家刘大先。授奖词如是说:“刘大先的批评文字集中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电影,在他的心灵世界,精英与草根、阅读与...

浏览全文 阅读(35093)

丛治辰一至今还有人将刘大先视为一名专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者,或至少首先是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者,这种认识是有偏颇的。诚然,刘大先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是他的工作;他担任《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是公认的少数民族文...

浏览全文 阅读(35008)

刘大先1984年11月22日,冯骥才写完中篇小说《感谢生活》,题词是“献给十年浩劫中受过苦难的人”,看上去似乎依然是“伤痕文学”的余脉,但已经具有“文化反思小说”的意味。事实上,在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之前,冯骥才在当代文学史上就是以“伤痕小说”...

浏览全文 阅读(35037)
主持人语 2023-11-09 08:48

程光炜+杨庆祥刘大先是极有特色的青年批评家。他的批评涉猎甚广,既有严格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又有不是那么规范的电影解读,同时他还活跃在当下写作的现场,从事即时性的文学批评。刘大先有理论功底,其行文自成逻辑,并在理论和作品的勾连中见出其...

浏览全文 阅读(34988)
醉人仰天湖 2023-11-09 08:48

第一次听说郴州有一座仰天湖,是因为一个友人的新婚妻子在结婚后第七天“私奔”了。那晚宵夜,迟到的友人带来一脸沮丧。问其愁云满脸原因,他说,新娘“跑”了。桌上友人皆惊,都伸长脖子,瞪大了眼睛,似乎看到一个怪物突然出现在酒桌前。一问,才知道他的新娘子跟...

浏览全文 阅读(35017)
晚牧(外三篇) 2023-11-09 08:48

天空为什么那么藍?它有蓝宝石的纯粹光芒,有蓝色绸子的柔和深邃。一个月以来,天气阴雨。从阴云后出现的蓝天是那样迷人。望着望着,心里如蓝色般明净了。下午四点四十分钟,我朝坡上登去。火绒草柔软的舌形叶子和花苞构成了一朵精致的小花,山里的植物只有它的刺绣...

浏览全文 阅读(34941)
少年往事 2023-11-09 08:48

逃学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时代的每个阶段仿佛有着不同的色调和明暗度。而在这三个不同的时期,我唯一“沿袭”下来的习惯就是逃学。即便是在督教最严的高中时期,我也坚持每月必逃一次学,哪怕只能逃半天。当我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坐在教室里、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我...

浏览全文 阅读(3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