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评论
《创作与评论》(原名《理论与创作》)系湖南省唯一的创作与评论并重的大型文艺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专门刊物。湖南省文联主办。办刊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坚持改革开放,追求文艺创新,提倡艺术探讨,贯彻双百方针,促进文艺繁荣发展,团结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队伍。
文集访问量: 5352 次
音乐列表
宋夜雨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70后”作为一种崭新的写作身份标识开始进入文学的内部场域。1995—1997年《山花》《钟山》《大家》《作家》四家刊物开设“联网四重奏”栏目,推出了三十七位六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作品。1998年7月《作家》推出了“七十年...
罗长青“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是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关注热点之一,许多研究者参与了文学史与思想史关系问题的讨论,但当前尚未出现针对讨论现象本身的学术史回顾,正因为如此,本文拟从“现象的描述”“讨论的背景”“问题的核心”三个方面,对文学史...
刘大先傅逸尘一般会被当作军旅文学批评家,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其实军旅文学只不过是他因为工作关系而较多关注的研究领域。当然,将批评的对象集中于军旅文学,对他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优势——这使得他能够迅速以一种特色鲜明的批评形象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批...
徐则臣文学编辑的职业病之一,是跟狗仔队一样喜欢到处找好作家。有一阵子我想找几个擅长军旅题材的好作家,就在各种报刊上乱翻,掘地三尺的结果是,我不敢肯定发现的作家是否就是好作家,但我确信,发现的一个一直在追踪和评论军旅文学的批评家肯定是个好批评家。该...
主持人语:在80后青年批评家中,傅逸尘别具风采。他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后来又从业于《解放军报》,特殊的求学经历和职业身份为他的批评奠定了独特的边界,他长期致力于军旅文学的阅读、观察和研究,对当下的军旅文学的创作,尤其是新生代军旅文学有不可置疑的...
从蓝溪到沅水,我用了整整二十四年。而从沅水回到故乡,我可能需要一辈子。一个人,再怎么走远,心底依然供奉着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原乡,一个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却是无法回首的故乡……蓝溪上的岩屋潭儿时的蓝溪是一条美丽而丰富的河。河道干净敞阔,蜿蜒绵远,...
红薯季每到北风凛凛吹过,长沙寒冷的空气里就到处飘散着烤红薯的香。两三块钱买一个,捧在手心里,慢慢撕下皮,舔一舔,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轻轻咬一口,咀嚼着,回味着,那暖暖的浓香,直飘到几十年前的日子里去。那时家里很穷。爸爸去修“三线”铁路,家里靠妈妈...
不在梅边在柳边新春里,我送给朋友们的新年贺卡,就是丰子恺画作制成的明信片。他的笔下万物有灵,一张张画作简洁美好,春意盎然,令人心生欢喜。画中,柳丝如烟处有一座小屋,远远望去,客舍青青柳色新,低矮的竹篱笆墙围着小院。一双乳燕翩翩飞来,母亲就坐在柳树...
走过竹林走过曾经又一次经过那片竹林风轻一些熟悉的枝杈扯住了往事的衣襟栀子花开梦依旧沉睡在那一片馨香里打开记忆一行忙碌的燕子牵一帘细雨飞过檐前幸福渐渐涨满了这个夏季日记里记载着每一个清晨喧闹在枝头的花香鸟语清脆里挑破夜幕酿一杯晨曦写成一个个饱满的日...
涉江为了这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倘若你这时见到我,我就会明白我如何温柔!(湘行散记)我来得略晚,但我们仍可以一起从此处眺望沅水对面的蓝色江岸我们模仿一对飞翔的大鸟北岸至南岸,翅膀掠过洁白的河水轮渡装载落日余晖与我们同行汽笛长鸣提醒我们归来的时间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