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59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蓝欧
  • pchenf
  • 牧雪吹箫
  • 梦乡醉哉
  • 李椿

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钢板、铁笔了,但我对其却记忆犹深,因为它在我曾经从事的工作中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密地陪伴了我多年。上世纪70年代,我当上了民办教师,走上了三尺讲台。那时,学习资料匮乏,除了课本几乎没有什么课外读物。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

浏览全文 阅读(114182)
粮票的记忆 2008-11-13 20:04

闲翻旧书,无意间发现里面夹着几张粮票,一下子勾起了我对粮票尘封已久的记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知道粮票为何物了。粮票、布票等,那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特殊产物。吃商品粮、领取粮票,不仅是生计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时,光有钱还不行,吃饭就餐...

浏览全文 阅读(116930)
游滑县民俗博物院 2008-07-10 05:37

我曾经游览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但那是皇家的生活习俗,是阳春白雪,离咱凡夫俗子的生活太遥远了。今年6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滑县举办的的“三创”文学笔会,期间游览了滑县民俗博物院。院中所陈列展示的千余件带着浓郁豫北乡土特色的民俗物品,集文化性、知识性...

浏览全文 阅读(116358)
乐在地摊 2008-07-02 05:49

下午下班,刚进家门,手机就响了:“过来吧,吃地摊,老地方。”“吃地摊”已是我们隔三差五的“必修课”。夏夜,我们几个文友乘凉聚会于地摊,花上二三十元到手的稿费,要几个小菜,打二斤散酒,边喝边侃,谈天说地,妙语连珠,笑声不绝,好象走进了天真无邪的童年...

浏览全文 阅读(123700)
布谷声里忆开镰 2008-06-18 09:59

“布谷、布谷,割麦种谷……”一进农历五月,唱黄麦梢儿的布谷鸟就飞来了。布谷声声,把我的思绪带到了金浪翻滚,麦香袭人,丰收在望的故乡田野,眼前浮现出小时候开镰割麦的壮观情景。俗话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正像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中描绘的那样,...

浏览全文 阅读(115224)
品读经典男人 2008-01-08 23:49

音像店包装各异的光盘盒封面,都写着“经典名曲”、“经典音乐”。经典已成了最好最优的代名词了。为此,那些时髦前卫的小姐、女士,把那些居高官、有豪宅、有名车的男人冠为经典。坐名车住星级酒店的男人是经典男人,在歌厅唱卡拉OK的男人是经典男人,一掷千金送...

浏览全文 阅读(115486)
回眸亦很美 2007-12-24 20:58

有人把童年比喻成色彩缤纷的童话,青年比喻成曲折动人的小说,中年比喻成含蓄隽永的散文,老年比喻成一部怀旧的回忆录,这话颇有道理。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我,是否老年姑且不论,但我写的百十篇散文串起来就是一篇回忆录。留恋生命、留恋感情的人喜欢回忆过去,喜欢文...

浏览全文 阅读(93364)
醉眼含香读内黄 2007-12-19 19:44

内黄是一本厚重的书,内黄是一坛陈年老酒,内黄的历史像黄河一样渊源流长。解读内黄,应从母亲河读起。内黄,是黄河故道,并因黄河而得名。因为黄河,才有了人文始祖颛顼、帝喾的垂青,在那里建都建陵;因为黄河,才有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和莽莽枣林;因为黄河,才成...

浏览全文 阅读(117381)
散落的花瓣 2007-12-16 00:56

近年来,我利用工作之余,闲暇之时,创作了百十篇散文,其中有六七十篇已被一些报刊采用。最近,我整理了一下,想出个集子,名字暂定为《散落的花瓣》。张爱玲说:“悄然而逝的时光之中,到处可以发现一些珍贵的东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生,一世。”是的,生命中注...

浏览全文 阅读(106492)
小曲儿伴我度童年 2007-12-11 10:10

记忆中的童年,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在浓浓的树荫下,在摇曳的煤油灯光里,奶奶对绕在膝边的我们唱着小曲儿,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有趣的童话世界。奶奶离开我们快30年了,但她说曲儿时的音容笑貌我至今记忆忧新。那时候,文娱生活匮乏,我是在奶奶怀里听着小曲儿长大...

浏览全文 阅读(12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