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由河南省文化厅主管主办、传奇故事杂志社出版的一本以解读历史为主旨,集知识性、品位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刊物。现分为红、蓝两个版本出版。《百家讲坛》(红版)以正说历史为主,强调探究历史真相。同时,还将涉及地理、天文、文学理论等诸多方面。在2010年,我们将诚邀名家、专家,加大原创、首发;推出重量级人物,打造历史经典;更系统、更系列,突出本刊的唯一性、权威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文学性和生活化并存,使刊物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百家讲坛》(蓝版)走出“正说”历史局限、弘扬深度悦读、纵论社会生活
文集访问量: 13571 次
音乐列表
舞文弄墨公孙轨是南北朝时的官二代,他老爸曾做过广州市市长(刺史)。那时的高干子弟,要想在一干高富帅中拔得头筹,不读书是不行的。公孙轨自幼也读了不少书,拥有不少文学粉丝,并引起了当朝皇帝明元帝的注意。明元帝将公孙轨召进中书省,安排他做了中书郎。公元...
淮上湖畔一次,唐德宗心血来潮,想去基层走访走访。这一走就走进了赵光奇的家里。赵光奇是个老实巴交、土里刨食的农民大哥,以前没见过皇帝,因此并不知道来访者的身份,在心理上也就没有什么惧怕之感。皇帝问老赵:“老伯,你过得怎么样啊?”一般来说,面对领导和...
郝金红清朝时,庐江(今属安徽合肥)有位叫孙起山的读书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入围了。接下来,就是进京到吏部报到,等候分配。可孙先生没有私家车,国家也不安排专车,孙先生要进京,就只能“沿途雇驴而行”。这一日,孙先生徒步走到河间(今属河北沧州)县城南...
刘黎平公元554年,南梁都城江陵(今湖北荆州)遭到五万西魏军队的重重包围。这是一座有文化涵养的城市,里面有一个文化大师级别的老大——梁元帝,还有一群有文化的大臣。兵临城下之际,南梁君臣却在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讲座,主讲者梁元帝正在给大臣讲授《老子》...
赵炎一次,元仁宗写条子给中书省官员,想给自己一个心腹的弟弟弄个五品官当。没想到,中书省有个叫张思明的参知政事坚决反对,把皇帝的条子当废纸了,这让仁宗很没面子。张思明拒绝的理由是,国家的选官制度是庄严而神圣的,您带头开后门,将来势必会影响干部队伍的...
周来阳那一年,王温舒还很年轻,只是阳陵(今陕西成阳)地界上一个不知名的小混混,家里很穷,娶不起媳妇,整天游手好闲,为此他深感懊恼。于是,他跟他的大混混叔父合计,要干上几票,搞点银子花花。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发死人财——盗墓,但这个营生要看运气,有时花...
天意斯然夏侯玄是魏国名将夏侯渊的侄孙,是当时的玄学三巨头之一,首开魏晋南北朝300年清谈之风。不同于祖父辈跃马横刀的粗豪男子形象,夏侯玄可说是清雅公子、花美男一枚,时人将他赞誉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可见其气质、风度之佳。在同时代名士的眼中,夏侯...
陈甲取谢鲲,字幼舆,人却一点也不“忧郁”,不但不忧郁,还很放达。他老爹是西晋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祭酒),他自己是官二代。家庭条件这么好,但谢鲲并非二世祖,他以“竹林七贤”为偶像,爱读《老子》《易经》,擅长清谈,能唱歌,好弹琴。不仅如此,他还效仿嵇康...
聂东甲一次,晋武帝召集名士们开音乐沙龙,切磋歌舞艺术。大家就自己擅长的领域畅所欲言,唯有将军王敦傻呆呆——大家讨论的话题对他来说太过高深,好不容易想插句话,还没等发表观点呢,就被别人给打断了。王敦的脸色很难看,他也不愿被人小瞧了,就自告奋勇地说:...
余显斌一唐朝中期,河朔地区有三个军阀,即河北三镇的田承嗣、朱滔和李宝臣。三人名义上是大唐员工,其实早已单干,在河北鼎足而立,形成了“小三国”。既是小三国,三者之间,有时联合,拍膀子称兄弟;有时红着眼互掐,搞得乌烟瘴气,没有安宁日。李唐元首坐在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