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由河南省文化厅主管主办、传奇故事杂志社出版的一本以解读历史为主旨,集知识性、品位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刊物。现分为红、蓝两个版本出版。《百家讲坛》(红版)以正说历史为主,强调探究历史真相。同时,还将涉及地理、天文、文学理论等诸多方面。在2010年,我们将诚邀名家、专家,加大原创、首发;推出重量级人物,打造历史经典;更系统、更系列,突出本刊的唯一性、权威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文学性和生活化并存,使刊物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百家讲坛》(蓝版)走出“正说”历史局限、弘扬深度悦读、纵论社会生活
文集访问量: 13565 次
音乐列表
陈甲取谢鲲,字幼舆,人却一点也不“忧郁”,不但不忧郁,还很放达。他老爹是西晋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祭酒),他自己是官二代。家庭条件这么好,但谢鲲并非二世祖,他以“竹林七贤”为偶像,爱读《老子》《易经》,擅长清谈,能唱歌,好弹琴。不仅如此,他还效仿嵇康...
赵永奎南宋淳祐年间,理宗宠爱阎贵妃,阎贵妃想为自己家族修一座功德庙,荣王为讨好阎贵妃,也参与搜罗抢夺民间土木,以致与乡邻抵牾。由于临安府隶属两浙西路,时任浙西提刑的胡颖经办了此案,从重判决荣王府12人死刑,并纠劾荣王纵容之过,一时震惊朝野。理宗心...
聂东甲一次,晋武帝召集名士们开音乐沙龙,切磋歌舞艺术。大家就自己擅长的领域畅所欲言,唯有将军王敦傻呆呆——大家讨论的话题对他来说太过高深,好不容易想插句话,还没等发表观点呢,就被别人给打断了。王敦的脸色很难看,他也不愿被人小瞧了,就自告奮勇地说:...
马军倪云林是元代画坛四大家之一,他的画邈远疏旷,水瘦山寒,堪称文人画与山水技法的集大成者。与艺术成就同样突出的是他的洁癖。倪云林好饮茶,还花心思特制了一种“清泉白石茶”,这种茶除了他自己饮用外,就唯有特别尊贵的客人才能享用。有位客人也挺有名,诚心...
余显斌一唐朝中期,河朔地区有三个军阀,即河北三镇的田承嗣、朱滔和李宝臣。三人名义上是大唐员工,其实早已单干,在河北鼎足而立,形成了“小三国”。既是小三国,三者之间,有时联合,拍膀子称兄弟;有时红着眼互掐,搞得乌烟瘴气,没有安宁日。李唐元首坐在老板...
唐宝民容闳出生于一户贫农家庭,曾先后辗转到各地求学,后于1847年初到美国留学,被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不仅有一颗爱国心,还敢于在乱世中挺身而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一天晚上,容闳和仆人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群喝得烂醉的洋人水手。一个洋人上来抢...
王芳芳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作为贡举的主考官,把所有写“太学体”的举子全给刷了下去,一个都没录取。“太学体”是当时的一种流行文体,即有话不好好说,非要在遣词造句上别出心裁,以致文章晦涩难懂,其代表人物就是刘几。这一年考试时,有一张试卷上写...
君子心没背景才叫“灰”姑娘宋若昭生于中唐时期一个平民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另有两个妹妹夭折)。她们的父亲是个没有功名的儒士,别无所长,只能以教书为业。因此,姐妹三人先学经艺、后学诗赋,十几岁就成了才女。她们本应该找个好人家嫁了,享受幸...
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1924年,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孙中山这样對学生们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如同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裱糊匠何能...
1909年,上海其報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幅图片。图中,一个女子正在敲钟,似乎是想警醒人们什么。其实,这只是一则植入性广告。商家借此呼吁女性注意自己的健康一购买他们发明的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