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杂志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大型综合性的艺术评论刊物。《艺术评论》杂志注重权威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杂志以说真话为己任,力求公正、准确、独到地评价重要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对那些产生较大影响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有争议的作品都要做出权威性的评论。本刊将从创作实践出发,研究、评论各艺术门类出现的独特现象,回答艺术生产和创造中出现的问题,勾勒和预测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是国内罕见的具有批评精神的杂志。
文集访问量: 14066 次
音乐列表
王焕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有着较长且持续的发展历程,是青瓷的重要代表品种之一。中国的陶瓷文化是伴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展起来的。对玉的敬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精髓,龙泉青瓷在釉色上追求“如冰类玉”的感觉,以釉色和装饰取胜。为了突出釉的“青”...
毛正聪,1940年生于浙江省龙泉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世界当代杰出陶瓷艺术家,国务院授予为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颁发国务院特殊津贴,人类“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第二届、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委。从1995年开始先后为...
黄建新今年为“双周”压大轴的作品,依然出自中国内地的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现代舞团。曹诚渊先生将中国哲学中的“五行”观念与五台大戏恰当地对应起来,即“木”对应《九死一生·长征》、“火”对应《烟花·冷》、“土”对应《微尘宅事》、“金”对应《喷拔黑金...
陈楚文说起台湾的现代舞,内地的观众都会想到撼动世界的云门舞集,而在2016北京舞蹈双周的舞台上,一支来自台湾的新鲜人团队却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它就是台湾青年舞蹈家林文中和他的新锐舞团,舞者们为北京观众带来的作品叫作《长河》。整台作品约有一小时的长...
赵金领不少现代舞给人以晦涩难懂的感觉,甚至既不抒情也不表意,留给观众无尽的遐想,甚至难言的郁闷。但韩国魔童之桌现代舞团带来的《喷拔黑金刚》却彻底打破了这种模式——舞者们在台上跳舞、在台下唱歌,并配以重金属的摇滚乐,使得这场现代舞演出更像一场活力四...
张金洋咏叹调诞生于17世纪末人们对歌剧宣叙调平淡无奇的不满,因而更加富于抒情性和歌唱性,并有固定的曲式和讲究的伴奏。而来自意大利的艾斯普瑞蔓蒂舞蹈团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歌剧蹦跳碰》,似乎也要与前人的传统形成对比——在用现代舞者的身体来表现咏叹调...
昝玉自2012年开办以来,北京舞蹈双周已经走进了第五个年头,而以色列的现代舞团则成为这里的常客——从2012年克伊布兹当代舞团的《哪怕》、2013年玛丽金刚舞团的《开启源代码》、2014年雅帝戈舞团的《印象》、2015年L-E-V舞团的《强迫症之...
郭晶晶一场身体的旅程——评《本初》的片段《本初》来自广东现代舞团,创作于2015年,是编导李翩翩和谭远波夫妇的“本”系列作品之一,同系列的另一部作品叫《本无》。此次“另类平台”展演的《本初》仅为其中选段,时长15分钟。这个作品没有使用道具,纯粹靠...
欧建平2016年7月20日下午,我和寥寥数十位现代舞的忠实观众一样,不顾北京市政府发出的“提前下班、不要出门”等警示,以及许多路段被大水淹没、有的地铁站因漏水而关闭、不少公共交通工具暂停运行等窘境,冒着电闪雷鸣与瓢泼大雨,颇有些悲壮地赶往天桥艺术...
“北京舞蹈双周”在今年暑期应邀步入新开张的大型表演空间——天桥艺术中心。我们特邀了连年跟踪国内外现代舞发展的舞评人欧建平,带领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指导的六位硕士与博士生及访问学者,对2016年“北京舞蹈双周”的大型演出进行评论,既飨《艺术评论》的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