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杂志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大型综合性的艺术评论刊物。《艺术评论》杂志注重权威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杂志以说真话为己任,力求公正、准确、独到地评价重要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对那些产生较大影响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有争议的作品都要做出权威性的评论。本刊将从创作实践出发,研究、评论各艺术门类出现的独特现象,回答艺术生产和创造中出现的问题,勾勒和预测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是国内罕见的具有批评精神的杂志。
文集访问量: 14027 次
音乐列表
傅谨历史与人性的烛照——评话剧《知己》与它的两个京剧改编本傅谨郭启宏编剧的话剧《知己》几乎同时被改编成两部京剧,这样的现象相当罕见。但我并不是要在这里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只是因为京剧这两个改编本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因此觉得值得予以关注与讨论。一话...
胡一峰文艺批评中的“我”胡一峰近来,从庙堂到江湖,都在谈论文艺批评“失语”“缺位”,文艺批评“缺少批评”“缺少专业性”等现象,有识之士忧心不已。我以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很多,若就文艺批评家个人素养而言,最重要的或许是缺一个“...
刘静从传统媒体突围看媒介转型刘静一、背景与问题科技及其应用对于媒介生态的塑造、冲击与重构,始终都是媒体发展历史的主轴。当前所处的新一轮媒介转型,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应用的出现,使得数字内容最终挣脱了PC终端的束缚,成为...
肖永亮李天昀媒介表达的移动互联新偏好肖永亮李天昀一、引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5次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提升至85.8,这一年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已完成。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主的移动终端成为了人们上网...
栏目策划:雍文昴现象跨媒介与文化消费的新表达栏目策划:雍文昴随着近年来艺术产品制作与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多元,文化消费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全新的表达方式。传统文艺市场向移动互联网的逐步侧重,大数据分析对内容生产的参照定制以及出版业、报业、电视、广播等行业...
于平吴晓邦与中国现代舞于平一、吴晓邦作为“中国现代舞第一人”今年7月8日,是晓邦先生仙逝20周年的忌辰。20年来,这是我第一次提笔追忆先师晓邦先生——追忆晓邦先生与中国现代舞的生命关联。吴晓邦作为“中国现代舞第一人”,其实是有着丰富思想内涵和深刻...
张向阳《伐木》:砍伐旧我,回归本真张向阳由波兰国宝级戏剧大师克里斯蒂安·陆帕改编自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同名小说的话剧《伐木》,在即将去法国参加阿维尼翁国际戏剧节前夕,在天津和北京隆重上演。历经长达四个多小时吊诡、高冷、困乏的剧场旅行后,京城...
...
崔振宽绘画作品崔振宽,陕西长安人,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杜美佳工笔人物作品杜美佳,女,(1981.9—),海城人,研究生,毕业与美术学专业,现任教于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讲师。从事美术学专业教育十余年,研究方向:美术学。辽宁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幅作品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