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跨界人生

  • 作者: 意林原创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4917
  • 青丝

      

      《纽约时报》前两年的一篇专栏带红了一个词“斜杠人生”,意指一个人拥有多重身份,不满足固定一个职业。比如鲍勃·迪伦,可以写成“创作歌手/诗人/艺术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实我认为把“斜杠”说成跨界,会更好理解。

      对于具有卓越创造力的天才,跨界是一种最先锋的自我展示方式。

      达·芬奇大概是人类历史上跨界最广,也最成功的“斜杠青年”,不仅画出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这样的传世巨作,他还玩雕塑雕刻,搞机械设计,甚至在16世纪就设计出具有现代理念的冲水厕所,同时精通数学、密码学、物理学、天文学。他留下来的《哈默手稿》,至今有幸读过的不超过五人,已被比尔·盖茨收归囊中。

      相比起来,普通人跨界则可能是想要满足对于意义的追求。

      不久前,一个在夜市代客贴膜的小摊老板,因为老婆生孩子,来不及收摊就匆忙赶去医院。代为看摊的城管见有顾客上门,便小试牛刀,过了一把跨界的瘾,贴了一晚上手机膜,做成好几笔生意。

      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说,人若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为了寻求意义,会引导激发自己的潜力,于内在框架里寻求超越。有人是用爱情,有人是用音乐,有人仰望星空,以跨界的方式实现自我,也是一种良性的自虐。

      当今生活节奏加快,社会门槛提高,也促使人们去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跨界带来的不同体验,可提升自身的生命感觉和职业感觉。

      我有一个做律师的熟人,陪朋友去看房,旁边的看房者见她身穿职业套装,拎着公文包,误认为她是楼盘销售人员,过来向她咨询。她也坦然受之,最后成功推销出去一套房,赚了一小笔佣金。对于那些性格开放、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跨界探索也意味着更容易得到回报。但有时候,跨界并不需要宏大的理由。

      我曾看到有人,她与家人一起去逛超市,家人到停车场停车,她走到門口等候。百无聊赖中,她看到门口旁边的小桌上放了一把测温枪,就好奇地拿起来给自己测了一下体温。这时正好有顾客进来,见她手里拿着测温枪,便很配合地主动伸手让她测温。她也照测不误,一连测了十几个人,直到真正的测温员出来才停止——即使事出偶然,当事人仍然觉得这是自己跨界经历的一部分。

      本文标题:跨界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0086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