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秦关古道——寻访秦军南下的金戈铁马

  • 作者: 西江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8256
  • 邱洁玲

      秦关古道
    ——寻访秦军南下的金戈铁马

      邱洁玲

      

      这条不起眼的小道就是当年的秦关古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组建了一支50万人的南征大军,分兵五路,向岭南进军。这五路大军南下的通道中,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南雄珠玑巷的梅关古道。

      但你是否知道,在梧州向北200多公里的谢沐关古道,当年也是秦始皇金戈铁马南征的主通道,秦兵正是从这一条通道攻入梧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梧州(苍梧)终于被秦兵攻下,正式划入秦国版图。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是岭南与中原的巨大屏障,也是历代中原帝王无法染指岭南的主要障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第二年,他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南沿海,开始了征服岭南的步伐。但横亘于桂、粤、闽三省上方的五岭山脉是秦始皇无法挥兵的屏障。因此,秦兵需要在山脉的间隙之中,开拓通道,于是,他组建了一支50万人的南征大军,分兵五路,向岭南进军。

      

      这两块石碑是文物,记录着当年设关的历史,后面的庙宇是为了纪念当年守关大将而建的。

      

      石碑上依稀可见“乾隆四十六立平乐协左营”等字。

    中路秦兵从谢沐关攻入梧州

    秦军一路南下,当时最有效的运输手段就是水路。东路秦兵经长江水系南下,来到江西的赣州,然后打通南雄珠玑巷的梅关古道,不少广东人的先祖正是从这条古道从中原到南方的;西路秦兵通过桂林的灵渠打开南征的大门;中路秦兵从湖南入梧州。

      在没有机械化设备的两千多年前,秦兵每一次南征都要披荆斩棘。中路秦兵到了湖南,就被山脉阻隔了,只能放慢脚步。不过,秦兵很快就发现,在都庞岭山脉与萌渚岭山脉之间,有一条狭窄的通道。

      这一通道,就在今天湖南道县与广西富川的交界。

      秦兵从中部打开这条通道后,从湖南的道县、江永县进入广西富川的麦岭、朝东,然后沿贺江两岸南下,经信都、石桥进入梧州。

      在富川县分别有三个当年秦兵设置的关口,分别是谢沐关(位于今天湖南江永县与广西富川县朝东镇的交界)、妹里关(位于今天广西富川县妹里镇)、上梧关(位于今天湖南江华县与广西富川县北沙的交界)。

      富川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盛明告诉我,上世纪80年代,国家文物单位专家,对这条秦关古道进行考证,证实谢沐关、妹里关、上梧关都是历代兵家要塞。经过多年的考证,专家们已经在谢沐关找到了不少历史的痕迹,这里有不少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这一带的交通和经济都很不发达,没有人关注过这条通道的历史。

      李盛明说:“谢沐关旁边就是小水村,村口有一座看起来不高,而且没有山峰的小山,这其实不是山,而是谢沐关的土城墙,因为这里是一个峡谷,小水村又叫小水峡。当年,兵士们肩挑背拉,借助峡谷两边的山势,硬是用人工筑起一道数十米高的土墙,形成了牢固的谢沐关。不过,三千年的风雨侵蚀,这个关口已经变成了一座小山丘。”

      小水村前面就是当年的谢沐关。小水村里还有一个庙宇,不过,庙是新建的,但有两块石碑是文物。其中,有一块因为历史久远字迹模糊,另一块依稀可见“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初四重立”的字迹。

      找到谢沐关不是很难。

      从梧州驱车北行250公里,大约三小时的车程,从贺州往湖南江永方向行驶,在湖南与广西交界,会看到写着“欢迎进入三千年文化旅游胜地湖南江永县”的横幅。横幅的前面就是广西最早的“高速公路”——秦关古道。

      

      这个小石桥是经过当地文物专家认证的秦朝古道遗物之一。

      

      翻开枯黄的草,可看到当年用六角石铺设的秦关古道的痕迹。

    广西最早的“高速公路”

    在小水村旁边的公路上行走,道路两旁看似平凡的一草一木,其实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一条长达三四十公里的狭窄山道,当年,数十万秦军滚滚而来,直奔梧州。为了更快地攻下梧州,然后向东,与东路梅关古道的秦兵会合,秦兵在谢沐关修建了广西最早的“高速公路”:快马铁骑的通道——秦关古道。

      公路上车水马龙,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离公路约两米的地方,有一段已经没有人行走的小路,两旁长满了野草,但中间却总是留下一些空隙。拨开地上的草,可以清晰地见到用一块块六角石或卵石铺砌的路面,这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礼物”——秦关古道。正是由于这些六角石的存在,使“高速公路”的中央无法长草,让秦朝铁骑能够踏着坚实的路面,快马加鞭,征服岭南。

      李盛明告诉我,经过考证,当年的路基宽约1.05至1.1米,如今宽只有三四十公分;当年数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也只剩下数百米的痕迹。但考古学家们再现了这一段金戈铁马的历史。

      往事越千年。

      梧州知名学者陈侃言、黎军等都曾经考证过,梧州的苍梧口音带有不少古汉语的成分,这些口音是否就是从中原穿越谢沐关而来,又或者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战人未还”这些“未还人”的子孙的口音?

      秦关古道给梧州人带来更多的猜想。

      责任编辑:傅燕兰

      

      小道的旁边是207国道。正面那道横亘于路中央的小山,其实是当年人工堆砌的秦关,所以看上去比较平缓,没有山峰。

      本文标题:秦关古道——寻访秦军南下的金戈铁马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1482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