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楚辞》中“饮食”类动词语义场分布浅析

  • 作者: 长江丛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446


  •   郑州大学

    一、研究背景

    语义场理论对揭示语义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0世纪50年代,蒋绍愚先生把西方语义场理论与我国语言学研究相结合,为汉语词汇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拟选取《楚辞》中“饮食”类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可通过对语料中“饮食”类动词的筛查,简略看出《楚辞》中该类词的分布情况。

      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饮食”类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饮食的解释为:“指吃东西和喝东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吃”、“喝”的解释分别为:“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以本文把语义场定义为六个标准:

      行为物体:[+固体/液体/流食]

      行为动作:[±放置]

      [±咀嚼]

      行为动作器官:[+嘴里]

      [±牙齿]

      行为状态:[±咽下去]

      按照以上六个标准,结合本文主要考察对象为人,我们从语料《楚辞》中,确定“饮食”类动词语义场的13个成员,尝、味、食、餐、歠、饮、吮、吸、啮、吞、含、漱、餔。

    二、《楚辞》中的“饮食”类动词语义场

    结合《楚辞》中的“饮食”类动词的成员情况,按照义素分析法,对语义场成员在《楚辞》中子场分布情况进行考察。

    (一)《楚辞》中的吃类动词子场

    按照义素分析法,吃类语义场动词应包含固体/液体、放入嘴中、用牙咀嚼以及咽下这四个义素,本文认为食、餐、餔三个动词归入其中。

      1、【食】

      《楚辞》中“食”字用例如下:

      (1)昔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楚辞·离骚》

      (2)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楚辞·九章》

      (3)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楚辞·七谏》

      (4)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楚辞·九思》

      2、【餐】

      《楚辞》中“餐”字用例如下:

      (1)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楚辞·九辩》

      (2)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辞·离骚》

      (3)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楚辞·远游》

      (4)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楚辞·九章》

      3、【餔】

      《楚辞》中“餔”字用例如下:

      渔父曰:“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楚辞·渔父》

    (二)《楚辞》中的喝类动词子场

    按照义素分析法,喝类语义场动词应包含,液体、放入嘴中、咽下去这三个义素,通过搜寻,本文认为饮、歠两个动词可以归入此类动词语义场中。

      1、【饮】

      《楚辞》中“饮”字用例如下:

      (1)昭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辞·离骚》

      (2)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楚辞·九歌》

      (3)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楚辞·远游》

      (4)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楚辞·招魂》

      (5)人有所极,同心赋些。酎饮尽欢,乐先故些。《楚辞·招魂》

      (6)清馨冻饮,不歠役只。吴醴白櫱,和楚沥只。《楚辞·大招》

      (7)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楚辞·七谏》

      (8)朝发兮葱岭,夕至兮明光。北饮兮飞泉,南采兮芝英。《楚辞·九怀》

      2、【歠】

      《楚辞》中“饮”字用例如下:

      (1)渔父曰:“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楚辞·渔父》

      (2)清馨冻饮,不歠役只。吴醴白櫱,和楚沥只。《楚辞·大招》

    (三)《楚辞》中的品类动词子场

    “饮食”类动词语义场中包含一种子场,其侧重于表现固体/液体、放入嘴中后的品尝义,为求更加细化的分类分析,最终在《楚辞》中共发现包含品尝义的词语两个:尝、味。

      1、【尝】

      《楚辞》中“尝”字用例如下:

      魂乎归徕!恣所尝只。《楚辞·大招》

      2、【味】

      《楚辞》中“味”字用例如下:

      内鶬鸽鹄,味豺羹只。《楚辞·大招》

    (四)《楚辞》中的含衔类动词子场

    含衔类动词子场主要突出把固体/液体、放在嘴中的动作,通过对子场成员的搜寻,只找到“含”一位。

      【含】

      《楚辞》中“含”字用例如下:

      (1)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楚辞·远游》

      (2)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楚辞·七谏》

      (3)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楚辞·七谏》

    (五)《楚辞》中的吸入类动词子场

    吸入类动词子场主要突出把固体/液体、以吸入方式放在嘴中时的动作,通过对子场成员的搜寻,找到“吮”、“吸”、“漱”三位。

      1、【吮】

      《楚辞》中“吮”字用例如下:

      吮玉液兮止渴,齧芝华兮疗饥。《楚辞·九思》

      2、【吸】

      《楚辞》中“吸”字用例如下:

      (1)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楚辞·远游》

      (2)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楚辞·九章》

      (3)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楚辞·惜誓》

      (4)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楚辞·九叹》

      3、【漱】

      《楚辞》中“饮”字用例如下:

      (1)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楚辞·九章》

      (2)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楚辞·远游》

    (六)《楚辞》中的啃咬类动词子场

    啃咬类动词子场主要突出把固体/液体、放在嘴中时牙齿的动作,经过搜寻后,《楚辞》中子场成员只找到“啮”一位。

      1、【啮】

      《楚辞》中“啮”字用例如下。

      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楚辞·九思》

    (七)《楚辞》中的吞咽类动词子场

    吞咽类动词子场侧重于表现将固体、放入嘴里不用牙齿嚼或不细嚼而咽入的行为,经过搜寻后,在《楚辞》中该子场包含一位成员“吞”。

      【吞】

      《楚辞》中“吞”字用例如下。

      (1)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楚辞·天问》

      (2)雄虺九首,往来鲦忽,吞人以益其心些。《楚辞·招魂》

    三、《楚辞》中的“饮食”类动词语义场的特点

    通过对《楚辞》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定性分析将这13名成员划分为7个子场,并通过定量调查得出成员的使用频率,最后通过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对成员的词义进行了分析。因为语料总量较小,故无法进行语义场成员进行共时演变及历时演变分析,但是仍可的得出或侧面论证如下结论:

    (一)上古用词以单音节为主

    我们在《楚辞》中最终共寻找到13位成员,其中单音节词所占比例为100%,未发现双音节词及多音节词,这与我们后来的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用词产生了比较大的不同。同时,从结构来看,“饮食”语义场成员以单纯词为主,复合结构处在萌芽阶段,这也可侧面验证王力在《汉语史稿》中“上古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的结论。

    (二)词语新义位的产生

    从词义发展变化的方式、途径来说,产生新义位最主要的方式无疑是引申。“南唐徐锴首次提出词义引申的问题,从字形所提供的本义出发,来研究引申的方向、层次和结果”。训诂学中对引申义研究者段玉裁,其在《说文解字注》中他充分运用引申来说解词义。

      1、动静引申

      传统训诂学上有所谓“动静引申”的规律,也就是表动作的词和动作的对象、工具等往往存在互用的关系,像“味”由“味道”引申出“品尝味道”的动作义等都体现了动静引申的规律。

      2、专泛引申

      专泛引申”指本义由于专指或泛指而产生引申义。词义专指,意味着词义的内涵增加,外延缩小。如,“食”的“食物”义引申出专指义“粮食”;“食”的“吃”义引申出专指义“吃饭”。而与词义专指不同,词义泛指则意味着词义的内涵减少,外延扩大。如:“饭”的“吃饭”义泛化引申出“吃”义。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8.

      ②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8.

      ③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21.

      ④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341.

      ⑤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24~25.

      本文标题:《楚辞》中“饮食”类动词语义场分布浅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5226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