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爷
别让不安全感束缚长远眼光
◎韩大爷
我爸年龄大了,常打趣我:你读书花了不少钱,光是学费和生活费,至少得20万。转而神秘兮兮地问我,如果当初让你选,你想直接要20万,还是选择上学?
这个穿越问题是有漏洞的,时光倒流的话,我还保持着当初的认知水平,那个6岁的孩童,肯定会一脸天真道:我想放牛。等到他16岁时,稍微领会到货币的力量,估计他会说:我想要钱。但如果放在今天,就会套用《灌篮高手》里的一句台词:教练,我真的想上学。
对于一个物质上拮据的年轻人来讲,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让他在还不配掌握那么多财富的情况下,你给了他那么多财富。前者的后半程尚有无数回旋的空间,后者的人生路,只会不断递减。
一位读者朋友跟我说:虽然自己刚大学毕业,但志向不小,争取今年年底前,月薪涨到八千。我发送了一个诚恳且善意的提醒:不妨把目标调整为,在年底前,让自己的能力值达到月薪八千。购买力上的相对匮乏会给人带来一种不安全感,进而干扰到你的行为与决断。
两个少年,家境一贫一富,哪怕贫苦出身的少年,天资上高于家境优渥的少年,但他如果处理不好不安全感带来的短视,毕业后很可能会被后者甩出去很远。
很简单,大学4年,贫穷的少年如果特别看重物质的力量,做起选择来就难免短视,一有活动时就想,参加课外活动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出去发传单,至少能挣几十块钱。实习时选择单位,刚要把简历往心仪的平台送,就想这个平台给的起薪低,另外那家公司虽然综合实力略逊一筹,但起码工资高,从而选择委曲求全。在整个学习阶段,家境优渥的少年,因为不必把物质方面记挂于心,只是专注于个人能力的提高,找工作更注重自身兴趣与长远发展,所以最终效果高下立判。
寒门出身的孩子,如果把物质看得过重,那就相当于把一比零改写成了二比零,跑鞋不好也就罢了,又少了奔跑路上的远见。这便是心理安全感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的一位好友,跟我一样家境贫寒,最近开始尝试写文,运营自媒体,文章写得有理有据,也比较勤奋刻苦。但有一件事让我很不解,那就是他几乎从来不接广告。
我问他:广告资源这么多,怎么不接呢,你粉丝量很大,轻松就能挣几千块。他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我觉得按照我现在的水平,不值那么多钱。也有广告主找我,要求也不高,写个软文就付款。但我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写软文,拿什么时间去打磨我的写作水平呢?本身缺乏实力,即使赚到了钱也是暂时的,我虽然急需物质方面的改善,但我想把眼光放长远。”
前段时间,因竞争激烈,各种自媒体小号阅读量严重滑坡,更有甚者难以为继。我这位朋友的自媒体平台却凭借精益求精的文章和新鲜独特的观点,阅读量持续上升,粉丝量更是飞速上涨。原因很简单:他从不用浮夸的标题迷惑读者,不跟风蹭热点,也不过分醉心于运营,而是脚踏实地地磨炼自身的能力,从不后退,哪怕走得很慢。
在仍需积累的阶段,如果过于看重一些本不该赢得的外物,就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反之,不局限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沉下心来打磨自己,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反而会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把不安全感发挥在对自身能力的危机判断上,而不是表面的短期利益。
哪怕是焦虑,迷茫,最好也焦虑在“我尚未磨炼出一个不可替代的技能”,迷茫在“我尚未建立起一个稳固的能力体系,我尚未完全拓展开自身视野的局限。”
年轻时,最关键的是提升个人能力,因为在这个黄金阶段,你为其付出的所有代价,日后都可以加倍偿还。怕只怕,有一天,一张20万的支票送给你,一只无形的手夺走你本应玩命渴求,野蛮生长的精进时间,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