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诠释阅读

  • 作者: 创作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721
  • 作者:姜全有

      学校:安徽省淮南市十三中

      诠释阅读

      作者:姜全有

      学校:安徽省淮南市十三中

      阅读,要用心体会,要用心去对它完美的诠释。

      ——题记

      阅读像一阵风轻轻地吹过一个春天,像在我心中的烟火,像一条河静静地流过,在心中泛起浪花朵朵。

      沏杯香茗。伏在窗口。抬头望天。

      残霞落日在天际悬挂,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黄,温柔淡雅而又宁静。

      此时的心里如无风之湖,体会不出阅读所蕴藏的,更无法去完美的诠释。

    岁月铸就的花园

    从书架抽出一本书,沉醉在美妙的畅想。

      “人之初,性本善。”在触到书的一瞬间,我想起了曾稚嫩的声音。我阅读的第一本书,可以说是启蒙书吧,就是《三字经》。不知为什么,儿时的我竟对它如此感兴趣,对它“情有独钟”,我每次阅读这本书,便像沉浸在花园的美景里,不禁陶醉其中,那一句句哲理花儿般绽放。呵,好美的花园!

      一眨眼花开就有了结果。我快乐,这美丽的花儿经久不衰;我快乐,这耀眼的花儿被人珍惜;我快乐,这芳香的花儿陶醉他人。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儿们竞相开放,我也大放异彩。然而,这一切无法对阅读做出完美的诠释。

    巴黎的春天

    握着手中的茶杯,微抿一口,顿时豁然开朗。

      继续在书海中漂流。

      思绪,积淀在埃菲尔铁塔下;目光,停留在浪漫之都——法国巴黎,古老而历史悠久。把文字与巴黎独有的典雅气息相融,这,便是《巴黎圣母院》。

      美与丑如何判定?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做出了回答。也许那个时代,正如《巴黎圣母院》所说的一样昏暗,一切美好的愿望被残酷的现实所浸没。雨果的心被那一幕幕惨痛的画面刺破,是那么的痛。

      但晚年的雨果仍重返自己的祖国,似美好的巴黎之春渲染着全国,溶解了沉淀在法国人民心中那万年不化的雪,法国人民无不人心振奋。

      我快乐,因为阅读,我认识了雨果。但这些体会,还是片面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也许眼光要放开一点,做事才会尽善尽美,想着便在心里寻着其它的“红湿处”了。

      换位思考,仍然春回大地。

    思想引领的回忆

    1848年2月28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划破长空,划时代的一部巨著《共产党宣言》发表。他豪情壮志,他辛勤耕耘,他坚贞不屈。接着,又从1861年6月开始,经过6年之久,他又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他的共产主义思想也为新中国的成立铺筑了一条光明大道。在世界的茫茫人海中,竟有超过10亿之多的信仰者!

      我忆起了海格特公墓,他在那儿长眠了。他葬在伦敦,但他却影响了世界!因此,人们记住了他——卡尔·马克思。

      我快乐,因为阅读,而了解了一位伟人马克思,我为他的成就而快乐。

      我快乐,我终于品味了阅读,知道了阅读的真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喜悦,毕竟是抑制不住的。

      良久,透过轻柔的晕光,我笑了。

      茶尽。默念。

      我想,我可以对阅读做出完美的诠释了。因为有风雨天空才更蓝,因为会飞翔一切才都简单。我不怕未来长夜多漫漫,因为阅读人生才灿烂。阅读播种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快乐。我阅读,我快乐。如此而已。

      想到这儿,心里便泛起了涟漪。我尝到了阅读的快乐。

      指导老师:段昌富

      点评:在最青春年少的时候,最深的渴望就是有无尽的美文,可以沉醉的阅读。没有什么比阅读好书更能滋养我们的生命了。

      本文标题:诠释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0518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