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文苑
文章内容页

花是怎么开的

  • 作者: 文苑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747
  • 本课嘉宾:陈宝贵

      拿到《花开》这个题目,你可以写花开,也可以写花不开,写开过了,或花开等于没开。——叶开

      本栏主持 :权蓉

      茱莉亚·卡麦隆说,写作是一条通道,通往我们自身和真正的“我”。倘若能够准确地见证自己的生命与思想,在看到它、听到它的时候便将其记下,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正在见证某些更大的事物,而那远远大于初始的认知。

      而写作课是为你服务,让你知道在这条通道里如何练习,如何行走。和大师们一起见证生活,学习写作。2019年第一课我们就和大家探讨有关写景的写作技巧之一。

      

      “景色描写”和“景物描写”是有区别的。

      如果“景”为风景、景致的话,那么“景物”应该是指供观赏的自然物,多着眼于物体。它看得见、摸得着。如果仔细考虑,它似乎又为固定的、缺少点活气的“物”;色,强调的是物之色,它有物的实体存在,又加上了色彩,它应该比“物”更美、更鲜活、更具活气。

      如此看来,叶老师特别提出“景色”描写和“景物描写”,似乎为了强调物之色彩、之活气,追求更丰富、灵活、灵动和性灵相契合的表达。

      艺术创作中,人、景、情密不可分,也即文学作品中的景不是纯自然的、静止不动的景,其传递着人情事意,与人事合为一体,替人传情,替事说话,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比如《祝福》开篇鲁迅所写“祝福”的景象:“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这“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这“祝福”的“钝响”、“震耳的大音”“幽微的火药香”“阴暗”的天,“忙碌的气色”“乱成一团糟”的鲁镇是景、是情、是色,也是社会的特点,是祥林嫂的生命背景和人生的灰暗悲惨、“一团糟”的命运等等。

      关于景物描写,不知何时我们积累了一套系统的知识: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等,还有白描、细描、衬托;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等。

      应该说这些方法都是存在的,但是将描写的方法一股脑地都说给大家,就有什么效果吗?选择是一种智慧,必须通透了悟各个层面的问题,了解各种需要;必须了解打出去的拳头所达到的效果。而叶开老师在“景色描写”中主要说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呢?

      叶老师提出了景色描写的第一个原则:由远及近。

      他举路遥《人生》为例,指出:“路遥描写黄土高原上的景物时,严格按照了传统的透视法来表现。他首先描写黄土高原的整体景观,然后描写高原上的树木、庄稼,接着写庄稼旁边的小路、村庄,由远及近,从大写到小,再由景写到人。”

      叶老师为什么强调这样一个原则,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个思维路向,当然由远及近也可以由近及远,这是写景的一个层次问题,这里展现一个人思维的层次性。无论景色的表达还是人物特点的表达,只有思维具有层次性,不管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还是由小到大、由大到小都会多而不乱。这种能力是一种较强的对景物描写的驾驭能力,表达的层次感也是一切文章表达的基础能力。我想,这可能是叶老师提出“由远及近”写景原则的原因。

      第二个原则即“景物描写与人物心理一致的原则”。

      为什么要这样,这显然是有节奏表达的需要,是文章聚焦性的需要。否则景物就会徒增文章的篇幅而无价值。“如果你不能把外在的景色与内心结合在一起,那么,你的节奏就是慢的,就无法有效地把读者带入场景”。

      景物和人物成为两张皮,这是人和景关系的一种深度解读,也是初写者经常犯的毛病——景和人的分离。这既是景物描写的真实性问题,又是人景必须相结合的原则问题。不少人写作景是景、人是人,景和人没有任何关系,这也是没有走进写作之门的一种表现,不少文学爱好者也常出现这种问题。

      比如有篇文章《这是一场秋雨》:“秋雨,零零散散地飘落,凉意阵阵,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彰显着秋的婀娜。秋雨缠绵,缕缕洒落,微微惬意,偶尔的落叶……沉浸于秋雨的温馨中,欣慰于淌过花瓣的雨珠,绵密的秋雨虽带来了丝丝清冷,但却给人生异样的精彩。”

      乍一看,文笔是不错的,用语华美,但是读完以后似乎留不下多大印象,其关键是只有“景”没有“人”的感情,没有使人的情感融合到秋的景物中。

      正如叶开老师所说的:“景色的描写,不能只描写景色。而是融入了人,带入了人性。在写作时,一切走向都跟写作者的心情密切相关。如果结合人物心理描写,景物就有强烈的故事推动力;不结合的话,故事就会显得单调。”

      对于这个原则,古今中外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的例子比比皆是。

      写景的问题千千万,但有了层次感,其基本的结构就清晰了;景物和人物连在一起,其基本的内容就丰富、密实了。

      本文标题:花是怎么开的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5306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