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人事匆匆。每每新日历一上台面,我就不由地萌生一种春节临近的喜悦。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我喜欢过年的感觉。因为要过年了,很多棘手的事端可以暂且搁置下来,不必堵在心头念念不忘寝食难安,乐得身心轻松一时;身边平时令人气恼的行为,因了过年,也就看淡了,一笑如云烟,事事和为贵嘛。过年了,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何乐而不为!
按学校发的新日历确切纪年显示,时值公元二零一四甲午年。一月一日元旦正好对应腊月初一;再翻,三月一日恰好又对应二月初一。就这个,让我心里好一阵畅快。我要说出其中原由,您可不许笑话我头脑简单幼稚。
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我每天出家门进校门,两点一线,关于日期的概念,这脑子里几乎只有星期。因为我一年年就是依照既定课程表按部就班地转圈圈玩的呀,就这五天的工作日还有记错闹笑话的时候呢,更甭说什么公历农历平年闰月乱七八糟的日期了。
可是,您看哈,我从小到大生活在自己家乡这一方土地,并且还将继续生活在这里,村里很多人情世故是需要记挂在心的,比如亲朋好友家娶媳妇、嫁女儿、过满月,等等,还有作古的亲人周年祭日烧纸钱,以及农活时令啥的,农民嘛,这些关于时间的问题常常用农历来记;又因为我还要教书挣钱,工作中关系到时间的问题都是用公历来通知,比如:培训呀、进修呀、考试呀,等等,诸如此类。别看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那么多日子,却总会有些紧要的事情偏偏就缠在一块儿,弄得不可开交,很伤脑筋,给本来浮躁的生活平添几多烦恼。
说起来,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自身原因。《西游记》中有一句话叫:“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我是“耕读坐忘春秋,只知寒尽过年”。闲暇时候,我习惯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看看庄稼,翻翻杂书,写写画画,真和那个五柳先生堪有一比的:“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不过,我想,就算被书卷气熏透,我充其量也只算个“识字不识数”的“穷酸书生”吧。唉,有什么办法呢?我把它归罪于数学这门学科,对数理我实在是缺乏兴趣。天生对数字不敏感,无奈!要是我擅长精打细算,或者说我对数字像对文字这样偏爱的话,我的生活应该会是另一番样子吧。
人家说当老师的都算账清,对此,我真的很惭愧。这种“倚南窗以寄傲”,“矫首而遐观”的生活,我不觉得有多好,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过年,轻闲的身心,纯粹的快乐,多美呀!小时候数着手指头盼年过年的日子,是记忆里最快乐的时光。“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那种唐人诗意的忧伤,被浓郁的年味儿熏染成眼角的鱼尾纹,笑靥灿烂如菊,美不胜收!
旧年年尾新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新春新气象。今年的新日历,开春第一季农历公历两套纪年法相对应,简单好记,不亦快哉!算是喜事一桩吧。
过年喽!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我喜欢过年的感觉。因为要过年了,很多棘手的事端可以暂且搁置下来,不必堵在心头念念不忘寝食难安,乐得身心轻松一时;身边平时令人气恼的行为,因了过年,也就看淡了,一笑如云烟,事事和为贵嘛。过年了,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何乐而不为!
按学校发的新日历确切纪年显示,时值公元二零一四甲午年。一月一日元旦正好对应腊月初一;再翻,三月一日恰好又对应二月初一。就这个,让我心里好一阵畅快。我要说出其中原由,您可不许笑话我头脑简单幼稚。
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我每天出家门进校门,两点一线,关于日期的概念,这脑子里几乎只有星期。因为我一年年就是依照既定课程表按部就班地转圈圈玩的呀,就这五天的工作日还有记错闹笑话的时候呢,更甭说什么公历农历平年闰月乱七八糟的日期了。
可是,您看哈,我从小到大生活在自己家乡这一方土地,并且还将继续生活在这里,村里很多人情世故是需要记挂在心的,比如亲朋好友家娶媳妇、嫁女儿、过满月,等等,还有作古的亲人周年祭日烧纸钱,以及农活时令啥的,农民嘛,这些关于时间的问题常常用农历来记;又因为我还要教书挣钱,工作中关系到时间的问题都是用公历来通知,比如:培训呀、进修呀、考试呀,等等,诸如此类。别看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那么多日子,却总会有些紧要的事情偏偏就缠在一块儿,弄得不可开交,很伤脑筋,给本来浮躁的生活平添几多烦恼。
说起来,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自身原因。《西游记》中有一句话叫:“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我是“耕读坐忘春秋,只知寒尽过年”。闲暇时候,我习惯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看看庄稼,翻翻杂书,写写画画,真和那个五柳先生堪有一比的:“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不过,我想,就算被书卷气熏透,我充其量也只算个“识字不识数”的“穷酸书生”吧。唉,有什么办法呢?我把它归罪于数学这门学科,对数理我实在是缺乏兴趣。天生对数字不敏感,无奈!要是我擅长精打细算,或者说我对数字像对文字这样偏爱的话,我的生活应该会是另一番样子吧。
人家说当老师的都算账清,对此,我真的很惭愧。这种“倚南窗以寄傲”,“矫首而遐观”的生活,我不觉得有多好,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过年,轻闲的身心,纯粹的快乐,多美呀!小时候数着手指头盼年过年的日子,是记忆里最快乐的时光。“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那种唐人诗意的忧伤,被浓郁的年味儿熏染成眼角的鱼尾纹,笑靥灿烂如菊,美不胜收!
旧年年尾新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新春新气象。今年的新日历,开春第一季农历公历两套纪年法相对应,简单好记,不亦快哉!算是喜事一桩吧。
过年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