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杂文评论乱弹八卦
文章内容页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作者: 藤青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5-06-13
  • 热度102034
  • 坐客车难熬,坐我们山区的客车巅巅簸簸更难熬。只要有吸引人的话题,我都会全神贯注地投入。

     

    这不,坐在我身后的生意人黄某大谈他的孝顺经。说他对父母包括老婆的父母是如何如何好,逢年过节、三病两痛每次他都是捡大石头,长辈对他是如何如何满意。我尽管没有回头,倒是对他有了好感。原来他在我心目中印象并不咋样,他的外号叫“黄针线”,意思是在他的眼里一针一线都是钱。所以,几年来我很少问津他的水果摊。

     

    当有人说起上半年在我们街上要饭的老头不知怎么样了,黄某又接过了话茬:“说起那个老头,和我关系倒不错。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别人说他不听,我说他倒是能听进去半句。他在这里流浪半年,我起码供了他不下百餐饭。他晚上住在那个破牛栏里,我很多次晚上都打发孩子送饭给他吃。有一次,我还杀了一只鸡……”

     

    神了,他还对这样一个人如此的仗义,别人也没反对他。看来,虽然他说的情节和数字肯定有出入,但我还是错怪了他,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买卖争毫厘,他这“仁义”才“值千斤”!我回过头来,给了继续高谈阔论的他一笑,也许这是我给他的第一笑。

     

    “黄针线”是司机在叫他,“那不是你妻舅吗?”

     

    我偏过头看窗外,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映入我的眼帘。司机又说:“要不要停车把他带回去?”

     

    “停吗喀罗,一个癫子,带回去还不是疯疯癫癫?”他回答。

     

    我想,这里离他家起码有一百多里,这个在寒风中行走的癫子不知何时才能癫到家。他对妻舅是这个态度,我对他的印象在转了三百六十度的大弯后又回到了起点。很难想象,一个人对其妻舅是如此,对岳父母乃至自己的父母又会好到哪里去?对一个嫡亲精神病如此,对与自己毫无瓜葛的精神病会另眼相看?我差点上了他的当,在心里叹道: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我还有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自觉不自觉地上这个当,因为这个世界存在很多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人和事,事实上言行、表里也是很难达到完美统一的。只是象黄某一样一头在天上、一头在地下的人并不多,黄某之流和道听途说者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也不是很大,吹牛不犯法是也。但大而言之,我们的领导层、决策层如果光耳听,不眼见,其后果就不是这样简单了。我们有些领导光是听汇报,不去接触实际。比如说,我们每年都有一个植树月,恐怕把每年植树月上报的数字加起来,我们的森林覆盖率远不止现在的百分之十几了。再比如说,我们有的地方每年上报的乡镇企业产值都比上年提高百分之二十多,可真正的企业一个也没有,纯粹的空口打哇哇。这于国不利于国计,于民不利于民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也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

     

    20001227日初稿于溪江


      本文标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21484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