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诗词歌赋现代诗歌
文章内容页

告读者朋友书

  • 作者: 实辉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0-07-25
  • 热度298744
  •   各位读者朋友:我是晨曦中消失的岁月作者实辉,真挚感谢各位读者对该文的厚爱!自发表至今,总阅读量已超158万,令我心中充满感慨与温馨。

      晨曦中消失的岁月第二部:“激情岁月”已撰写完毕,拟分章节发送至古榕树下原创中文网,供各位读者阅读,欣赏。

      晨曦中消失的岁月第二部:“激情岁月”,从初中时期开始撰写,真实记录了解放初期,重庆十四中学的学生们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的校园生活。班主任冉超老师,韩光老师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高尚品德长期伫留在少年学生的心中。

      1958年9月,我顺利地考入重庆沙坪垻第七中学念高中,亲历了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三年自然灾害时的最困难时期,在党和政府关怀和长辈亲人们的细心呵护下,终于顺利地走出灾害的阴影,顺利考上四川冶金学院金相专业,60年代初期,在高考入学率仅为1:8的情况下,能考上大学真是一种美好的奢望。

      在自然灾荒年间,由于四川冶金学院位于峨嵋山脚下的马路桥畔,办学条件和交通运输都相当困难,次年初,全校师生迁往四川眉山县城学习,1962年7旬,経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冶金学院撤销,在读学生分别转学至重庆交通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成都地质学院继续学习。

      转学后我在重庆交通学院水62-2班念书,在校学习期间,各位老师授课时都非常认真,严瑾,无论是月光明媚的夜晚还是暴雨倾盆的夏夜,交通学院广场左侧山头红楼教室里总亮着灯光,同学们兢兢业业努力复习功课,敎室里不时出现老师们的身影,不厌其烦地为学生们排难解惑。

      院长邓开祥是位长佂老干部,他不时和几位刚从南京军事学院转业的付院长到红楼一带敎室里视察,谆谆告诫教授专业课的老师们,一定要把敎书育人放在首位。

      即使社会上不时掀起批判“白专”道路的极左旋风,交通学院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往往都是走走过场而己。因为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大学期间是学习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时刻,如果不认真学习知识,毕业后势必一事无成。

      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困难情况下,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毕业后全心全意报效祖国是一个本科院校应尽的职责。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世界形势变幻莫测,战争乌云时隐时现,威胁着共和国的安全。党中央和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数十万建设大军开赴四川渡口特区,拉开了气状山河的大三线建设帷幕。

      1965年5月,交通部组织部份大专院校师生参加大三线建设,在隆重的告别仪式后,重庆交通学院水62师生近百名日夜兼程奔赴金沙江,担任金沙江指定流域滩险观察,大网布设,三角网布设,水准测量,水深测量,地形测量任务,为建设一条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积累宝贵资料。

      同学们战严寒斗酷暑,日以继夜地工作,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的颂歌。

      一九六六年七月,重庆交通学院师生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431工程测设任务后在云南下关聚集整理资料,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由于金沙江流域滩险水急,测设过程中拾名船员以身殉职,为袓国大三线建设献出了宝贵青春和生命。

      我满怀激情,一面工作一面编写,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写下了“青春颂”这首朗颂诗。

      “青春颂”是那个顽强拼愽,砥砺奋进年代的产物,是师生们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激情,那时候我才23岁。

      青春颂这首诗定稿后,根据交通学院团委书记贺顺澄和班长凌时人的建议,曾计划返校后组织同学们集体朗诵,让我们永远牢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也曾刻成腊纸印了数十份准备分赠学友。但是,由于文革时期极左思潮的干扰未能如愿。

      往事如烟,时光在流云中缓缓逝去,当年的青年学子如今都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但是,大三线建设的经历确使我们终生难忘。

      2011年11月7日,重庆交通大学60周年校庆的时候,老同学们聚会时谈起远赴金沙江参加大三綫建设的往事,感慨颇深,希望在有生之年重返金沙江攀枝花,重温学生时代那段永难忘怀的历史,纪念那些为参加大三线建设付出宝贵生命的战友。

      为了捜寻青年时代的记忆,妻子不惜翻箱倒柜终于把我五十多年前写的青春颂刻印件找了出来,令我惊喜若狂。现把原文抄录的这首诗送呈贵网站发表(未作任何修改),重温那段新中国永难忘怀的历史。

      目前,我国不少青年人缺乏理想和抱负,沉浸在物慾横流的世界里。若有幸发表,希望能让同龄人重拾那个时代的记忆,也让我们的后辈受到一次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教育,作一个砥砺奋进,顽强拼愽,光明磊落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永不停步。

      谢谢,谢谢!

      青春颂

      ---集体朗颂诗---

      女:采白云织成絲绢,
      折青山削着紫毫,
      把大地当作墨池,
      盛江水磨成墨浆。
      合:让滚滚的金沙江来作证!
      让高高的攀枝花来作证!
      让灼日的烈日来作证!
      让闪光的星辰来作证!
      男:我要书写儿女的伟绩,
      让他们远传到黄海之滨,
      我要谱写青春的曲调,
      让它们光辉永远,带着革命的激情!
      女:有多少难忘的日子?
      男:有多少动人的时刻?
      合:红旗插上青山顶,
      歌声刺破漫天云。
      女:绿云深处,谁的红旗耀人眼?
      -1-
      男:原林茫茫谁的战歌最刚强?
      女:弥天树下,谁的蓬帐三尺矮?
      男:绝壁悬岩,谁的脚印无限长!
      合:那是大网组的英雄,我们亲爱的伙伴,
      一台仪器,一本毛选,
      任你万水千山脚下踩,
      英雄儿女不怕难!
      男:朝辞七棵树,暮宿毛牛山,
      三上阿克拉,夜渡汉闸滩。
      女:毛牛山细雨纷飞风夹雨,
      阿克拉白雪飘飘无际涯。
      合:细雨纷飞征袍湿,
      白雪飘飘人更寒。
      男:是后退,倒戈解甲归故里?
      女:是前进,青春似火融得冰雪散!
      合:挺起胸膛昂起头耒,
      任你天蹋地裂也敢闯!
      女:高山上,十里浓雾久不散,
      青山顶,三步看人也觉难,
      男:冻僵的手儿干裂的嘴
      火热的心房激动的眼,
      -2-
      有多少话儿对党说?
      有多少信儿向党传?
      白雪茫茫无有边,
      党啊!儿女永在你胸怀。
      合:我们满含热泪向您宣誓:
      任务不完不下山!
      男:常迎寒风走,
      风啸啸吹乱了我们的头发,
      常踩白雪行,
      雪深深湿透了我们的鞋袜。
      合:风襲襲吹不倒儿女雄心,
      雪深深淹不熄青春的火苗。
      女:帐蓬内,燭光下,
      男:行軍时,大树旁,
      合:日夜辛劳拖不跨
      毛主席教导作食粮。
      男:烈日里青山转战飞笑语,
      野营时毛选灯旁静悄悄。
      合:是毛主席的教导,党的培养,
      革命的种子在我们身上发芽,
      不断磨炼不断成长,
      -3-
      让崇山峻岭开遍青春之花!
      男:翻过了多少高山?
      女去问问风儿吧!它们最知道。
      男:跨过了多少險道?
      女:去问问白云吧!它们最知嘵。
      合:历尽了雄山險道千重嶺,
      历尽了三千里路风和霜。
      赤胆红心红思想,
      皃女意志最如钢。
      女:从山上走到山下,
      男:从山下走到江旁,
      女:山嶺上青松棵棵傲风雪,
      男:山脚下红心颗颗经风霜。
      合:山上,山下听不绝歌声笑语,
      险道江畔,看不厌风卷红旗如画。
      女:船儿隻隻摆战场,回忆初战金沙江,
      人心激动最难忘。
      入夜时,船边一輪寒月影,
      船舱内,支支明烛伴人双。
      男:明天就要开战
      夜己深,还要重温主席敎导,
      女:激战前夕难安寢,
      是谁人翻身下到小船旁?
      摸一摸新的船儿新的槳!
      男:激战前夕难安寢,
      是谁人轻轻打开仪器箱?
      摸一摸新的伙伴新的枪!
      合:红旗挥得夕阳落,
      哨声吹得风云消,
      多少次夜泊迟迟风寒冷?
      多少次晨起出工船头霜?
      多少次急流滩头忘生死?
      多少次歺风饮露人忙忙?
      船头有多少浪打的痕?
      船尾有多少礁撞的伤?
      折断了多少桨,撑断了多少篙?
      一个滩头的水深点啊,是我们心血
      澆注的希望!
      这一切铭记心中永不忘。
      女:更难忘啊更难忘!
      大军初战鸭子荘,
      险恶的急流,如山的波涛,
      浪打船头湿衣裳,
      铁浆拨开千重浪,
      竹篙撑开水底礁。
      铁的胳膊铁的臂膀,
      滩险水恶怎能把我们阻拦?
      男:最难忘啊最难忘,
      会师平江边,
      並肩兰溪畔,
      江水作酒人欲醉,
      共话战斗日月长。
      合:舀一杯江水揑一把土,
      永运伴我走天涯,
      常记着金沙江的山峦,
      常记着金沙江的波涛
      女:才看见江里翻腾,
      又听见岸边欢笑,
      红旗举,哨声啸,
      诉不尽儿女情豪。
      男:烈日当空,
      测站人儿汗如雨,
      险道江畔,
      三丈花杆卷风沙。
      合:我们是地形测量员,
      怕什么烈日如火耀人眼,
      怕什么坚岩如铁划脚伤!
      怕什么江边突然飞砂狂!
      女:久经风沙我们睁得开眼,
      久遭日晒我们意志更如钢。
      看我们脸色黝黑眼睛亮,
      看我们飒爽英姿多英豪。
      合:金沙江边干革命,
      练红了人儿练红了思想。
      女:面对着亲爱的祖国我们把图纸献上,
      一张张洁白的图纸啊有多少星点放射光茫?
      一个个发光的星点啊,
      包含着多少同学的辛劳?
      男:一颗颗星光耀人眼,
      那是青春的血液来浇灌,
      急流滩头要插点,
      悬崖边上要竖杆,
      晶莹的星点啊,
      是冒着生命危险换来!
      女:悬崖边上要竖杆,
      我挺身而出伫立在悬崖边!
      手攀着千年古籐,
      脚踩得白云乱翻。
      男:激流滩头要挿点,
      我挺身而出立危岩!
      任波浪盖过头顶,
      任江水湿透衣衫!
      女:图上一个点啊,
      有多少同学的血和汗?
      司仪人的辛劳,
      上图员的贡献,
      合:绝不错报一个数!
      不错上一个点!
      绝不少测一条沟!
      绝不少画一条线!
      女:野营时,野营时滩头流水哗哗响,
      宿营处,宿营处烛光照得人心亮。
      豪言壮语相共勉,
      革命的情怀,青春的希望。
      男:我要用目镜摄取建设的远景,
      女:我要在图上展绘金江的理想,
      合:看得见人颜欢笑催舟忙,
      绘得出桃花两岸分外香。
      女:祖国啊!你看这兰图张张情意长,
      那是煤油灯下亲手绘,
      夜寒风紧亲手描。
      合:看得见波浪壮阔金江影,
      嗅得出大江两岸稻谷香,
      看得出兒女欢笑远佂様,
      看得出金江两岸芭蕉黄。
      看得出兒女心红永向党,
      看得出浓烟滚滚船行忙。
      女:这是地形组的英雄,
      我们测设队的骄傲。
      男:还有多少业绩,
      我又怎么寻找?
      沿着同学们走过的道路,
      我解襟开怀高声唱。
      女:你看那半山崖上谁选的点?
      野草深处谁设的桩?
      刺耳的哨声耳边响,
      鲜艳的红旗眼前飘。
      合:我们迎着晨风出发,
      踩着野草踏着霜,
      裤管上沾满了多少针刺?
      身上又染满了多少花香?
      爬高山,过险道,
      涉急流,迎风沙,
      扁舟一叶渡金江,
      多少次人梯高耸九霄外?
      捨死忘生只向上。
      女:惊回首,
      金江一线波涛矮,
      高山猿鸣声啸啸。
      合:脚踩高山记着毛主席的话,
      红心颗颗向太阳。
      受饥挨饿为革命,
      要佈下金沙江控制网。
      女:你看那巨石巍峨立江边,
      谁的标语最刚强?
      豪迈的笔法红漆的字,
      诉说着儿女的理想。
      合:身处高山,胸怀世界!
      排除万难,打通金江!
      男:看崖壁石刻红星在,
      那是红军的遗痕,
      听江边豪言,
      说出了后辈的希望。
      合:要继承先辈的伟业,
      永远行進在革命的道上!
      女:多少次滩头宿营寒夜时,
      篝火一堆人心暖,
      几回回夜幕迟迟人归来,
      疲惫的身子欢笑的脸。
      男:晨看群山起舞托朝阳,
      暮看晚霞翩翩落金江,
      历尽了春夏秋冬日和夜,
      听贯了流水奔腾浪声高。
      女:浪声高啊浪声高,
      浪声压不住计算机的声响,
      噠噠……噠噠……
      这红色的战歌高唱。
      男:江畔的蓬帳,
      拉姑的草房,
      伴着晨曦啊,
      也伴着煤油灯的火花。
      合:那是我们亲爱的兄弟,
      日夜战斗在计算机旁,
      用他们辛勤的劳动,
      换来了千万个数字行行。
      女:消痩的面容啊闪烁的目光,
      是你紧撑风帆行进在数字的海洋,
      是你一絲不苟,
      把整个心血倾倒。
      男:常看见茅屋灯光亮不熄,
      常听见计算机声响通宵,
      女:常看见毛选灯旁托腮想,
      常梦见深夜重回祘计旁。
      合:祖国啊!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
      我们是革命的兒女,
      在革命的熔炉中成长,
      大江两岸传遍了战斗的歌声,
      狂风滚滚捲动得红旗飘杨。
      到处是英雄的业绩,
      到处是闪光的思想。
      女:从山上走到山下,
      男:从山下走到江旁,
      合:看不绝革命热情高万丈,
      听不完青春之歌高声唱。
      女:曾记得弯碧停船思前进,
      平江饮酒满思潮,
      且把雄心托飞雁,
      報给敬爱的领袖知暁。
      男:是谁说金江千古不通舟,
      狂风愁煞梢杋人,
      让那封建帝王的唉鸣,
      永遭到历史的恥笑。
      合:我们要建立不朽的伟业,
      我们要实现千年的愿望,
      让铁轮昂头直上三千里,
      让轻舟杨杋人兒笑。
      打不垮的交通线啊,
      炸不烂的金沙江!
      女:测设任务完成了,
      这是我们的光荣,祖国的驕傲。
      但是,我们深深地懂得,
      革命的道路还那么漫长,
      女:要记着金沙江边的雄峯,
      男:要记着金沙江连天的波涛,
      女:要记着万马河畔洗佂衣,
      男:要记着营旁篝火声琅琅,
      女:要记着急流滩头挥桨时,
      男:要记着高山飞渡雪茫茫。
      合:要记着!要记着!要记着!
      毛主席的话儿,党的教导!
      要记着千百万人民的理想,
      战斗!战斗!永远刚强

      1966.8-12月
      交通部431工程第一测设队
      作者:重庆交通学院水港系水62-2班学生汪辉牛

      本文标题:告读者朋友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32866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