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基于心智哲学缓解口语僵化现象的研究

  • 作者: 北极光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1101
  •   文/赵 慧
      基于心智哲学缓解口语僵化现象的研究
      文/赵 慧
      本文在心智哲学的理论框架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教学进行意向性分析并揭示口语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具体探讨如何缓解、克服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僵化的途径。
      心智哲学;意向性;僵化;缓解

    一、引言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基础相对薄弱,口语水平相对较低,语言僵化现象在口语,听力,写作各方面普遍存在。本文试图在心智哲学的理论框架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僵化现象进行分析。并对于如何在教学中加以改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心智哲学意向性

    徐盛桓(2013)提出心智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认知主体心智能力形成过程,是随着脑和神经科学发展重新建构的哲学理论。在语言研究,从心智哲学的理论角度来看,关于语言的运用存在三个假设,分别是:心智是语言的基础,这正是语言最基本的性质。而语言运用以感觉信息的表述为基础,心理表征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意向性是心理状态和事件的指向、关于、涉及或表征某些其他客体和事态的特征。人们在进行认识、实践等对象性活动时都体现了这种关指能力,这也是心智能力的重要特征。心智首先关指一个对象,并对其表现出希翼、憎恶、喜爱、谴责等不同的心理状态,从而与世界联系起来。意识活动以意向性为出发点,意识性将贯穿意识活动的始终。意向性其实就是意识活动的“工具”。它是意识对于事物、事件、事态时的反映,在这个过程中会体现个人的爱好和倾向。在意识活动过程中,表现为个人有关对观察对象的注意、过滤、选择、以及个人的心理状态,其功能将通过判断、评价、表征的方式表现出来。意向性包含两方面: 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意向内容即在意识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意识反映的相关内容以及我们用一定的语言表征方式表述相关内容。那么,意向态度反映的是我们的对于相关的意向内容的心理状态、心理估量、心理取。也就是说,意向态度影响对意向内容的相关处理。

    三、口语僵化现象产生的情感因素

    从情感方面来看,主要是对于现在正在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不是十分适应。因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基础相对薄弱,而这套教材中的课文相对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课文的题材似乎与现实生活有脱节。而且,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较少,课文中的词汇对于他们来说相对复杂。因此,学生们开始厌倦英语学习,促使在口语表述方面产僵化现象的产生。从心智哲学的角度来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僵化现象源于对教材的不适应,以及语言学习方面主观上的被动。

    四、缓解途径

    我们以内蒙古科技大学理工科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基于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具体的实验和问卷设计,收集数据,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实验证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口语僵化现象:完善语言的输入方式、增加语言输出量,并丰富语言的输出形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较为详尽的教学方式有:
      (1)活用教材或者编写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和话题,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
      (2)通过对英语语言国家西方文化的讲述,使得学生熟悉中西文化的差异。
      (3)在心智哲学意向性的理论指导下,帮助学生,让其尽可能地形成英语语言思维。
      首先,学习准确的英语发音。对照纯正的、标准的发音来做正音练习。其次,通过熟读熟背语言材料,改善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从而种克服害羞和自卑心理的作用。再次,通过反复的听说以及复述练习,加强语言知识的内化与输出。再者,通过设计一定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加强学生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最后,进行实践。比如鼓励学生与外教多多用英语进行交谈,让学生参与一些类似外事接待或是与外国友人或留学生的联谊活动,通过与欧美人的接触,让学生能够尽快地,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以此增强学生英语交流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五、结论

    在心智哲学视角下,我们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僵化现象产生的情感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通过对教材以及教学的改革来对这一现象加以改善,希望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徐盛桓.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 ~12.
      [2]约翰·塞尔.心脑与科学[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徐盛桓.意向性的认识论意义——从语言运用的视角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2):15 ~25.
      [4]徐盛桓.再论隐喻的计算解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27~ 31.
      [5]徐盛桓. 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6]徐盛桓.“移就”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5).
      [7]徐盛桓.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J].外国语文》,2010(5).
      [8]徐盛桓.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创新[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徐盛桓,陈香兰. 感受质与感受意[J].《现代外语》,2010(4).
      [10]Brentano, F. Psychology from an Empirical Standpoint [M].Routledge, 1993.
      [11]Byrne, D. Teaching Oral English [M]. New York: Longman Press.1982.
      [12]Canale, M.&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1980,(6) 1-47.
      [13]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4]Graham, J. G Overcoming Fossilized English [DB/OL].1981.
      [15]Selinker, L. Fossilization as Simplification? [J/O].1993.
      [16]Selinker, L.Fossilization: What We Think We Know(J/OL ].1996.
      [17]Sims, W. R. Fossiliz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O].TESOL Journa1.1989, (7).
      [18]Ushioda, E. Acculturation Theory and Linguistic Fossilization: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DB/OL]. Centre for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1993.
      [19]Vigil, N.A.&.J.W, Oller Rule fossilization: A tentative model [J].Language Learning .1976, (26):281-295.
      赵慧(1980.5—),山西长治,汉族,女,讲师,硕士,认知语言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外语基地项目:基于心智哲学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JY2014116.
      内蒙古科技大学)

      北极光 2015年9期

      本文标题:基于心智哲学缓解口语僵化现象的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7031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