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这位英雄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224
  •   陈敏

      

      那一年,30岁的民工魏青刚成为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在获奖者中,魏青刚其貌不扬,走上舞台乐呵呵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身材略显瘦弱,一点也不“英雄”。

      屏幕上开始回放他的英雄事迹,是事发时一位摄影记者恰好抓拍下来的。

      当日7级大风肆虐岛城,有位女子不慎落海,围观者甚众,包括水性很好的渔民,都不敢下海,怕被浪打晕,更怕被拍到礁石上粉身碎骨!唯独他,三出三进,在波浪汹涌的激流中奋力搏斗,试图相救。40分钟后,女子被救上来了,他冻得瑟瑟发抖,拿起裤子和鞋子就走了。旁观者纷纷感叹:“还以为是认识的人才救呢,这小伙子真不错!”

      魏青刚成了名人。被救女子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但她的家属仍然满怀感激,赶到魏青刚的工地,掏出500元,聊表谢意。他惭愧地推拒了:“也没能救活……虽然我很穷,但是救人不是为了钱!”

      他生于河南,世代贫农,几个月前女儿因病住院,全村的人自发捐款,都不富裕,也凑了一万多块钱。他就是在这样善良的村落长大的。

      跳入1米多高的浪中救人,无他,不过出自善良本能。

      接下来是蜂拥而至的采访和荣誉。戴红花、作报告、奔赴各种饭局、在聚光灯下正襟危坐……越是庄重华丽的大场合,他越觉得孤单不安。

      魏青刚16岁就出来打工,从砖瓦厂到采石场,又干了8年室内装修至今,就是没有干过“名人”这活儿。他对记者发牢骚:“我就是会点水,这事闹恁大是不是过分了?”

      在入选“感动中国”人物后,河南老家县城为魏青刚在最好的地段批了间门面,让他回去开家装修公司。魏青刚懂得如何装修,却对财务预算、开拓市场一头雾水,商场鏖战屡屡落败。公司运营不畅,压力太大,本来踌躇满志的魏青刚不堪重负。

      “以前我就知道干活,该吃就吃,该干就干。现在自己开公司,要发工资,管员工……真累。”

      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郑州一家大型装修公司发来邀请,聘请他为部门经理,主管工程质量,月薪3000元。

      魏青刚很快答应了邀请,他的工作无非是陪客户吃吃饭,以“英雄”身份满足一下对方的好奇心和虚荣心。一天两天尚可,天天如此,他觉得无聊透顶。他常怀念之前的生活,没有光环,却很快乐。

      朋友劝他:你要是不开心,就回去吧。

      魏青刚说:不能回去,太丢人了。

      可是,自己做花瓶就不丢人?他每晚失眠,终于在一个月后离开,回到了青岛,用奖金里最后剩下的15万元,租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开了一家魏青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一直亏本经营。

      他的手下抱怨:“魏青刚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儿,老总、业务员、监督员……就是为了省钱!进料时老想进些便宜货,可是请客吃饭又极大方,该帮的,不该帮的,他可热心着哩。简直没个原则。”

      如此经营,一年后公司就无法运转。

      別人替他犯愁,而魏青刚用光了奖金,仿佛也耗尽了最后一点英雄的光环,竟然觉得轻松了。他关了公司,找出了自己多年的工具箱,回到了建筑工地,又干起了老本行。

      镜头下,工人魏青刚穿着蓝色工装,戴着安全帽,在轰隆隆的工地埋头认真地抹水泥,技艺娴熟,得心应手。他忽然抬起头,对着镜头笑了笑。

      从那个笑容里,你能读出幸福、快乐和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位置的安然。

      人生就是这样,纵然做了英雄,也不要忘了人生最适合和最重要的角色。

      (尹虹摘自《知识窗》)

      读者 2010年2期

      本文标题:这位英雄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7401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