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金庸教我的好方法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792
  •   总有人问我,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小朋友。

      心头跳出的一直是这个答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初中时读此书,身边的老师和家长都强烈反对,不过他们自己倒多数爱看,兴趣与快乐是诚实的。

      《射雕英雄传》是被低估的杰作,在武侠小说中很另类。金庸在此书中描述了一个适合普通人成长的“学习模型”。主角郭靖,作为男一号,他天赋平庸,领悟力不及格,但是朴实、善良,这像极了大多数普通孩子。他的核心竞争力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一直练到知,从一招一式缓慢积累,直到逼近武学宗师的突破点,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作为资质一般、也不快乐的孩子,此书当年给我莫大的安慰:不放弃,我可能也会有点出息吧?现在谈得多了的终身学习的概念,金庸先生当时就教给我了。

      

      质量高、产出大、影响力巨大,金庸先生比郭靖大侠聪明很多,但模式一样:逐渐积累。他的这些作品是以专栏形式在报纸上完成的,虚构类专栏,可能是最痛苦的写作形式,我写过两年,苦不堪言。

      非虚构类专栏相对好写,这一直是我的职业,时间最长的专栏写了12年。不过早期名声与稿酬刺激的边际效应递减后,这活儿就成了“苦役”:每周三早上必须交稿,字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有几篇写作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有心情很低落时写的,有家人急病时写的,有自己生病时写的,有像丧家犬时写的——可这些不良情绪,都不能传递给读者。

      人难免得做苦工,这是我通过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学到的方法论。

      我还用它观察一个地区。一地若百年企业多,说明该地社会系统运行稳定,能抵挡动荡;说明诚信经营者多,骗子走不远;说明愿做苦工的人多,才能一代代传递理念与技艺。这世界的幸福与财富,就是这么逐渐积累起来的。

      我还用苦工论观察人。一个人能忍受寂寞,坚持学艺,像童年的郭靖;一个人能日复一日用自己的服务与产品赢得客户与尊重,他的自律、能力与品格,便都得以体现。这样的人,可以信任,可以合作,可以当朋友,可以从他身上学习,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本质上和金庸一样,都是大侠。一个人的成就感,就是这么逐渐积累起来的。

      即使这人不在中国,是远在荷兰的奶农,他看起来也像郭靖。他从小熟悉的地方有限,不过牧场;“家人”倒有很多,不过基本不会说话——是奶牛;他的偶像是他的父亲,全年无休,每天在牧场工作十多个小时。长大后,这位牧场新的男主人发现,有限的牧场藏着自然无尽的秘密,他将一一去发现。像父亲一样劳作,比想象的更辛苦,不过,有些深意只通过这种劳作显现:他的热情、他的快乐、他的成就感,源于他每天的工作。只有耐下性子,用心做事,才不会被自然辜负。

      (悠 悠摘自微信公众号“连岳”,小黑孩图)

      读者 2017年3期

      本文标题:金庸教我的好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8057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