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自我中心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0679
  •   尤今

      读及大提琴家马友友的一则逸事,不禁莞尔。

      在音乐方面具有惊人天分的马友友,成名极早,時常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声誉日隆,所到之处,万人空巷。然而,有一回,访问非洲的纳米比亚时,他却碰了一个软钉子。话说他到了那儿,土著为他载歌载舞。他观赏完毕后,慢条斯理地取出不啻拱璧的大提琴,说:“让我为大家演奏一曲吧!”万万没想到,土著居然齐声应道:“且慢,你不必演奏,让我们为你演奏吧!”马友友向朋友忆述此事时,哈哈大笑,说:“我原本以为他们一定很渴望听我演奏,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一点都不在乎。”

      马友友说的,其实正是一般人的通病。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而又理所当然地得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结论。

      最近,教育界的朋友郭先生也说了一则异曲同工的小故事。

      那时,他在一所中学当校长。每天放学钟声响起后,老师和学生陆陆续续地离开。责任心极强的他,独自留在校园里处理校务。有个年过六旬的老人经过校园,看到他形单影只,便走进来,与他谈天说地。郭先生觉得老伯寂寞,便放下繁重的公务,陪他说东道西。渐渐地,老伯风雨无阻,天天前来“报到”,一待便长达几个小时。郭先生公务堆积如山,深感焦灼。一夜,勉强挨到老伯起身告辞时,郭先生硬着头皮对他说道:“您明天就不要再来了,我公务繁重,无法天天陪您谈天。”万万没有想到,这话一说,老伯勃然大怒:“我是看你寂寞难耐,才特地拨冗前来陪你聊天,没想到你这人却以怨报德、过桥抽板!”郭先生当场愣住,全然作声不得。

      原来他们双方都表错情、会错意了。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是施恩者,而对方是受惠者,也都一心认定对方会因为自己的“牺牲”而感激涕零,偏偏事情的真相与自己的想象背道而驰。

      (刘 振摘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王 原图)

      读者 2018年12期

      本文标题:自我中心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8250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