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珍藏的迷失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1170
  •   孙欣

      

      临上飞机的前一天,配偶忽然故作平静地问我:“你看见我的钥匙没有?”我说:“没有啊!不是你自己放在电脑包的小分层里收着吗?”他继续假装镇静:“不要紧,肯定没丢,我就是随便问问。”看他慌里慌张的样子,我倒真的一点不担心,因为他这不是第一次因为藏得太好而找不到东西了。既然是藏得太好,就没有丢失之虞。果然,第二天他用钱包的时候,发现钥匙就在里面。这下他总算可以开心地自嘲前一日无谓的惊慌了。他这种因收藏得太好反而丢失东西的行为,百分之百遗传自我婆婆。我婆婆有时会说:“我把那东西放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安全得连我都防住了。”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某样东西找不到,不是因为粗心大意乱放,而是因为收藏得太好。妥帖收藏与显而易见完全相反,可能唯一的例外是博物馆。电影里特别喜欢让窃贼戴上特殊的眼镜,显示空荡荡的珠宝或名画展厅中密布的一条条光线防护网,高科技铜墙铁壁,一旦触碰就会警铃大作,全楼上锁。现实中的博物馆是否有这样的装置,不会让普通人知道;就算有,也应该有能关掉它的设置,因为白天展厅里人来人往。装备精良的小偷不用一道道翻越光栅,只要找到开关就行了。在家里不可能对常用的重要东西动用高科技手段,只能靠物理区隔和封锁。最好的原则不过是百物归位,用过的东西马上放回原处,下次再找也不费心。这种做法的难处是,所有物件都应该有个正好的位置,若是新添了什么,就必须相应地新设置个位置,头脑中的数据库要新添一条。所以我认识的井井有条的人,都不太喜欢尝试新东西。

      重要的东西应该专门收藏,这是共识。可是重要东西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如果全堆在一起就成了新的问题。身份证、买房合同、数据备份硬盘、贵重首饰、传家宝、机器配件……不可能找个保险柜全部塞进去。如果只是价值贵重体积小也还好说。《太平广记》的“宝”目录下,记载了很多西域胡商剖开手臂、大腿将重宝夜明珠藏进去的故事,在《倚天屠龙记》中演化为西域商人尹克西将《九阳真经》藏在大猿的腹中,多年后为张无忌所得。

      在生活中,人们常把重要的東西分散放在当时认为重要的地方,可一转身就忘了。不是要找的时候找不到,就是偶然发现不起眼的角落居然还藏着宝贝。社会新闻里时常可见有人从旧床垫、旧沙发里发现大笔现金,在旧书里发现存款单。当事人珍藏密敛,过后自己也忘了。

      封藏的另一重意义就是忘记。要做到“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非常不容易,大概只有钥匙、手机、身份证才能在此种覆盖范围内。

      读者 2019年9期

      本文标题:珍藏的迷失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8361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