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苏轼的写字姿势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128
  •   刘涛

      

      苏轼传世墨迹大抵是小行书,天真烂漫。当时士大夫对其书法有非议,《山谷题跋·跋东坡水陆赞》中就有“左秀而右枯”,“作戈多成病笔”。“苏门学士”黄庭坚见过苏轼写字,认为是他“腕著而笔卧”所致。

      “腕著”是手腕枕于桌面,这样枕腕作书,支点在腕,以指运笔,适宜写小字和径寸的字。写左边笔画部件,运指余地大,易得笔势。写斜捺,尤其戈笔,向下引笔受阻于“腕著”,不免横斜或短促,故“多成病笔”。但是,这也造就了苏字的特征:笔势左放右敛,姿态多横斜。所谓“笔卧”,指笔管倾斜而非直立。

      李之仪曾入苏轼定州幕府,亦见苏轼写字之情形:“每属词,研墨几如糊,方染笔,又握笔近下,而行之迟,然未尝停辍,涣涣如流水,逡巡盈纸。或思未尽,有续至十余纸不已。”“握笔近下”指握笔位置靠近笔头,乃“腕著”的标配,宜写小字,可收运笔稳便之效。

      黄庭坚还说过“东坡不善双钩悬腕”。苏轼执笔“不善双钩”,可见是“单钩”。其“腕著而笔卧”,正是单钩斜执笔的特点。我们知道,古人早先是单钩斜执笔,姿势如现代人握钢笔写字;中唐以后通行双钩直执笔,姿势如现代人握毛笔写字。苏轼当年单钩斜执笔,未必知道此乃古法执笔。

      苏轼对执笔有自己的见解,“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而且服膺欧阳修所告“当使指运而腕不知”一语。

      (洛 希摘自《读书》2023年第2期)

      读者 2023年8期

      本文标题:苏轼的写字姿势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8873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