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小院清议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793
  •   Cy

      

      前几天,朋友邀请我去她刚装修好的新家做客。我买了些温居的礼物,准备瞧瞧她吹嘘已久的房子究竟是何等风姿。

      到了目的地,朋友领我实地参观了一番。她的房子是一套一楼带院的洋房,室内装修是现代简约风格,并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倒是那方额外附赠的小院,被朋友打理得绿意盎然,别有一番风味。

      这院子有40多平方米,面积不大,却显得灵动而丰富。院子里有鱼池、有绿植、有花架,角落里还有一块休闲娱乐的区域,可以用来烤肉、烹茶。在颜色寡淡的冬季,这座小院被植物拥簇得满满当当,就像一颗色彩鲜亮的弹珠撞进视野,让人莫名地心情愉悦。

      中国人骨子里的“院落情怀”难以割舍。从小做着“院子梦”长大的朋友,毅然决然地把积蓄都投进这个她一眼就爱上的院子。

      在古代,文人注重寓情于景、寓意于院,庭院便成为修身养性的栖息地。宋代,“文人庭院”不仅为士大夫提供了可居可游的场所,还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宋词中,关于庭院的创作也俯拾即是。

      经历了“乌台诗案”的苏轼,在穷困潦倒之际得到一块营地,取名为“东坡”,并在此盖了一间农舍,建成之日适逢降雪,遂名“雪堂”。院子前有细柳,后有梅花,西侧还有一泓清泉,自此留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传世佳句。

      又如老舍先生,偏爱独门独院,用百匹布置换下北京东城的一座小院。院中有他手植的两棵柿子树,秋日里满树硕果,红火喜人,其夫人胡絜青便给这座院子起名“丹柿小院”。除了树木,这里花草更多,有盆栽石榴、夹竹桃、昙花、蜡梅、月季……每当夏秋之夜,星斗满天,老舍就邀请一班好友秉烛赏花,大有古代文人的雅士遗风。

      我家也有个院子,但看起来跟村里的自建房差不多。院中没有高级的绿植花卉,只有接地气的瓜果蔬菜。到了冬天,裸露的田埂就秃成了“光杆司令”,和朋友格局精致的院子比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

      时尚是一种轮回。如今,朴实的庭院经济早已满足不了当代人的精神需求,昔日文人追捧的“围炉煮茶”再度走红,漂亮精致的庭院也成为现代人买房的高端配置。

      或许是过去一年大家宅于家中的机会太多,如今年轻人更青睐私密、温馨的消费场景。在家里围炉煮茶、品茗聊天、烧烤夜话,占据了社交平台的热门榜单。朋友设计的庭院休闲区,就配置了烤炉、火锅、茶桌等装备,还能挂一块幕布用来投影。晚上放一场电影,涮上羊肉,煮沸新茶,堪称“居家版的高端露营”,幸福程度比起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日本京都的很多私宅里,有小小的庭院,叫作坪庭,最小面积不超一坪。日本人素擅在方寸之间雕琢气氛,为的就是在这小小的天地中,营造出别样的美景。

      余秋雨曾说:“一道墙把家庭围起来,里面是个独立世界,院落就是他们的天地。”写到这儿,我倒也想好好捯饬一下我家的院子了。栽些竹树花草,并约三两好友围桌而坐,看日出红霞、薄暮斜阳,生活也就值得了。

      (待 春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6期,厚 闲图)

      读者 2023年9期

      本文标题:小院清议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8878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