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最好的居所(六首)

  • 作者: 草堂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214
  •   聂 沛

    [小 暑]

    夜晚,草木独醒,有满脸泪痕为证
      鸟吵醒人间,急于诉说
      自己从未被理解的喜悦与哀怨
      第一缕阳光像爱情,谁也不曾看见
      暑气很快上升,到蝉声,到婚姻
      甚至到一个诗人对词语的选择
      比如,明晰的表达会变成梦呓
      幸好有一场雨让我喜欢这样的时光
      把要分手的人拴在同一把伞下
      无喜亦无悲,想想花瓣的尘埃
      有点浪漫主义小清醒的绝望意味
      这感觉很是无辜,又无法说出
      就像相遇和别离,偶然还是必然?
      我相信自己爱这个世界的理由
      目光所及,山越来越远
      此时大地略有微凉,令人气定神闲

    [暮春的凉意]

    暮春的哀怨荡然无存,但仍有凉意
      雨后毫微毕现的叶脉像安静的思绪
      不必问好也无须告别,漫长的下午
      有一段青春和美貌的时光,并不真实
      前面洼地闪烁着记忆和遗忘的双重
      倒影,置身其中如同词语又多一种
      歧义。时代的列车并没有我的座位
      新闻都是旧事。沉寂、和解、非典型
      人物和意义,流行这个季节的感冒
      一张废纸写满了诗歌的雾气,孤独
      从窗口望去,像喘不过气来的绿色
      无论生活怎么涨潮,视而不见的淡定
      骨子里是患上桃花病的懦弱与无奈
      春风足够文质彬彬,而亵衣的狂野
      却掩盖不了心底灰尘般四散的失望
      回来;离开。你只是一个人生的中介

    [访友未遇]

    当满天云霞迫不及待地飞往黑夜时
      我去东城区造访一位旧友未遇
      街道两边整齐的树仿佛一种垂怜
      拐进一家书店,随手翻开一本小说
      命运的伏笔,有一个醒目的比喻
      ——希望在氮肥中反而无法生长
      我们一直在影子里活着,需要正名
      被庸常的小铁锤反复锻打的人
      手中会有一枚灵巧而寒冷的银针
      用于暗算、绣花,或治疗偏瘫
      华灯初上,城市因缤纷衣裙的身影
      而更加迷离。我吃着冷漠的排档
      德国啤酒泛着存在主义的苦味
      一些晚风,带来寂寂空山的问候
      旁逸斜出的动人诗句往往蕴含其中
      感受生活像感受盆栽植物的绿意
      心情突然放松,我向郊外走去

    [最好的居所]

    我给你安排一个最好的居所
      家徒四壁。贫穷令人思过
      秋风一无所有,等待你的接见
      春花姹紫嫣红,等待过年
      落魄的皇帝;洗心革面的鸟人
      内心要储藏多少雪,才可以
      一哭?我错误的判断力
      让雨下个不停。这是冬天吗?
      残岩挺立,叹息延宕而来
      我用整整一生喊你的名字
      炭独自毁灭。记忆中的柴火
      只剩下想当然的诗歌,和杜甫!

    [无 题]

    马塞尔?杜尚给蒙娜丽莎画出两撇胡子
      有人想给米罗的维纳斯穿上衣服
      一次散步之后,田野已收割殆尽
      坚硬的稻茬,仿佛时代的尖刺
      扎痛村庄四周薄雾弥漫的倦怠抒情
      所有的美,都只是一个幻影
      我爱上简单的生活,多于想象
      万物顺从一个静默如呼吸的律令
      一片学会思考的树叶才会慢慢飘落
      艺术激情的深渊始终不可穷尽
      走在额头飘雪的夜倍感温暖
      我们在餐桌旁酒足饭饱,踉跄回家
      却找不到什么东西来喂养心灵
      世界并不黑白颠倒,神一直在黑暗中发光

    [未完成的雪]——给朝晖

    从广济寺到未完成的雪,阳光灿烂的青山安在?
      美学的通道好像都是上山之路,我气喘吁吁
      手摸一棵刺槐说:“登山者,我们晚上要喝高。
      为了写诗,一颗心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不安。”
      你一屁股坐在喜爱的音乐结尾上,家乡的琴声
      在邵阳那边戛然而止。惊飞一群晚归的寒鸦
      诗人和读者互相误会,诗意因此更浓。一群
      穿红羽绒服的女人,次第穿过黛瓦白墙的侧门
      给人以安慰的幻象,还有那痛苦热情的天赋
      园丁,总在不停地拾掇落满树叶和果子的庭院
      还是喝酒好,三五杯不醉。月亮溜过南天门
      来与我们做伴。今夜人间烟尘,悲喜水落石出
      [创作谈]
      把现实照搬到诗歌中显然是容易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诗歌需要把现实变成一种诗性的事实,这需要洞察力和理解力。每个诗人的生活体验不一样,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样。一个小学生写作文,他写:“我的学校在我家的东头半里地”,这只是一个现实的客观存在,但他后面又加了一句:“它一年四季都在那里”,这个就是诗性的事实了,看似多余,却非常有味。诗歌要写出有意思的现实,可以让我们感知、想象和思考的东西,最根本的地方在于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小说家余华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谈道:两辆重型卡车在公路上迎面相撞,发出巨大的响声将公路两旁树木上的麻雀纷纷震落在地。那种对死麻雀的描写,给你的印象会比车祸本身更强烈,也更持久。因为,车祸天天都有,我们司空见惯了,而震落一地死麻雀,则非常少见。我们常常会遗忘普遍的现象,只记住那种少见的现实。这样的现实才能进入我们的文学和诗歌。
      然而,今天我们的很多诗写得并不好,把握现实的态度还是依样画葫芦,很容易把一首诗写成一种表态。好像诗歌就是一种表态,有一种固定的政治立场、生活立场和美学立场。而习惯懒惰、自以为是的读者在读一首诗时,第一需求往往是:我需要一个表态。于是很多诗人都急于表态。如果一行诗作为对一种现实的表态,意义指向很明确,恰好又与读者的期待相吻合,这类诗就很容易产生名言警句。其实,现实并不需要你用一个句子、一个结论来表态,千万琐碎的问题和无尽浮动的遐想,才是生活的本相。何为诗的现实?一直是一个好诗人在路上思考,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草堂 2019年2期

      本文标题:最好的居所(六首)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0369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