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母体

  • 作者: 金山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235
  • 潘 慧

      既然我们都生于中国,都身为中国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母体。我们应永远做一个传统文化的吸乳者。

      当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革新除旧后,突然发现:自身那根与历史息息相关的精神纽带似乎出现了断裂,人们在迷茫与慌乱中寻找来世的路,渴求在现代物质生活与个人精神世界之间达成内外平衡,而如今的社会,并没有提供足够我们消化与反刍的精神食粮。

      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贵在采取各种措施营造一种文化环境的生态平衡,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存相融。要把保护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一种现实动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宣传、普及教育,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于保护传统民间文化的社会意识;另一方面大胆尝试和创新,推进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通过旅游开发、举办各种展览、资源共享来与现实生活结合。这方面,镇江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作了有益的探索。

      街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蕴涵的津渡文化,使街区的保护者充分认识到,保护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必须要坚持一体化传统文化保护的原则,在明确分区分类的保护目标的基础上,确立总体保护传统文化目标,形成街区保护的目标系统。也就是说,保护目标不仅是简单地恢复街区的历史文化景观,还要健全功能,提高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仅是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包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历史文脉真正得到存续和延伸;不仅是一景一物的修缮保护,更要综合规划,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不仅是保护街区这一片天地,更是保护镇江城市发展的历史;不仅是领导和专家的事,更要居民、社区乃至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为了复兴,也是为了利用,为了可持续的复兴和利用。提升街区功能,关键在提升街区历史传统文化内涵。这方面的三个子目标,一是系统研究历史文脉,研究成果既用来指导物质遗产的保护,又物化为物质形态的展示和观赏的景点。二是系统重建古商市井,通过旅游招商形成服务业和居民生活浑然一体的古街风情。三是系统引导观光旅游,精心建设旅游景点、精心设计旅游线路,逐步使街区成为游客必到,观光必赏,能够融入镇江旅游主流路线的观光旅游区。

      令人遗憾的是,在某些地方依旧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性与珍稀性,人们局限于复制所谓的现代文化基因。在街区改造、社会文化传播、人文精神学习等方面多有偏颇之处,这显然无法适应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

      一个传统文化品牌,首先需要的是载体,它必须有传说,必须有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比如流传始于宋朝的江上蛟龙作怪,观音降龙救生;白娘子码头开药店,免费施药济贫……这些传说与故事,代代相传,成为西津渡历史街区居民的共同记忆,从而将某种文化特质播种于人的内心,如同一组宝藏的密码,不断被开启,不断被人们收藏。因此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传说和故事改编的传统戏剧,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演出展示在公众视野中。也可以用展览的形式来演绎。每一种形式都要寓教于乐,创造出浪漫、雅致、形态各异的活动,迎合了人们与生俱来的游戏天性与参与性。文化性、游戏性、教育性,三者巧妙融合在一起,让传统津渡文化、民间文化千百年来不衰。

      然而,在以个体多元化诉求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承、大型游戏的功能正日渐淡化。当下,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体,还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对传统历史文化的重新发掘也好,对文化新火的去灰留种也好。都是个体与民族的顾后而瞻前、反思而改进,既然我们都生于中国,都身为中国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母体,我们应永远做一个传统文化的吸乳者。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母体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1112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