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海燕 朱倩倩
在镇江市音乐家协会、镇江市工商局、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镇江市硬笔书协举办的姜建荣独唱音乐会上,姜建荣与南京、镇江数位助演女嘉宾,激情演唱了《草原之夜》《祖国慈祥的母亲》《为祖国干杯》等16首中外美声、民族经典曲目,赢得了鲜花与现场600多位观众朋友们的热烈掌声。
在镇江市音乐家协会、镇江市工商局、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镇江市硬笔书协举办的姜建荣独唱音乐会上,姜建荣与南京、镇江数位助演女嘉宾,激情演唱了《草原之夜》《祖国慈祥的母亲》《为祖国干杯》等16首中外美声、民族经典曲目,赢得了鲜花与现场600多位观众朋友们的热烈掌声。音乐会圆满成功,首开了全省工商系统个人专场演唱音乐会的先河。
拜师求学,一路成长
姜建荣(艺名阿姜),男高音,在宜兴太湖边出生,从小爱唱歌,怀有音乐梦想;经常喜欢在山旁湖畔自编自唱民间船歌;当兵到部队白天训练完以后,一个人跑回空无一人的训练室或在无人的楼道里练歌,几乎喊到噪子累了哑了才肯回宿舍休息。考入山西太原海军军校学习期间,进修音乐赏析,兼任学员队军歌教员;军队转业后为本市工商系统一名公务员,现在工商局润州分局负责文化宣传;1994年被镇江日报社聘为兼职记者;由于喜欢音乐,八九十年代报名参加了市音协两期声乐提高班,这期间受王鸾飞、陈茉玲老师的声乐启蒙;2000年后师从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江苏大学音乐教育家王晓坤教授学习声乐;受过辽宁歌剧院原首席男高音歌唱家赵延沛先生的声乐训练;得到过省管惟俊、顾欣等歌唱名家的指点;在南京军区文工团学习声乐多年,师从前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歌唱家孙振华教授至今。现为江苏省声乐家学会会员,镇江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镇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镇江市硬笔书协主席团成员,常务副秘书长,镇江市知名歌手,兼职市区老年大学声乐教师。
通过多年的声乐专业学习训练,姜建荣逐渐感悟到歌唱的苦乐与真谛;他边上班边学习、边练习边摸索,把握和運用美声规范、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技术,声音圆润、纯正、饱满……有较好的歌唱能力、激情和艺术感染力。多年来,他曾兼市总工会职工艺术团歌唱演员,参加本市、区及周边省市县的宣传慰问、庆典、联欢、文艺晚会等大小演出上千场次;多次参加全市声乐比赛,数次获高奖。2004年获市音乐家协会、市电视台等举办的“茶语轩杯”声乐大赛一等奖;2005年通过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声乐考级9级(顶级),同年在南京参加全省声乐优秀考生汇报演出,获“江苏省优秀歌手”称号;2007年获全球华人艺术风尚大典江苏赛区中青年美声组银奖;2008年获长三角地区歌手邀请赛美声唱法铜奖。
痴迷艺术,骑车练唱
这些年,姜建荣一直想在适当的时候开个个人演唱会。多年来,他执着地努力着。平时每天坚持早上或晚上练气练声练歌。工作忙起来,这一天没有空闲时间练歌怎么办?他就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在路上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练哼鸣,看看前后没有行人时就放开嗓子练歌;有时走路上下班就在人少、无人的路边或巷子里练声练歌;有时在出租车上,“歌唱瘾”来了,他就先跟司机打个招呼,然后练上一段。有时为了唱好一句歌词,姜建荣能练上百遍。他选定2012龙年开“个唱”,选定16首中外歌曲,今年初他开始筹备。他的老师王晓坤先生精心为他辅导,每首歌帮他细磨,有时为了一个音在“较劲”;为了学唱好意大利美声歌曲《今夜无人入睡》,他每周跑到南京,请他的老师孙振华教授对照教科书一字一句“打磨”;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与能力,他还到南京、上海去观摩学习魏松等大家的演出,早上坐动车去,晚上搭慢车回镇江。学唱《饮酒歌》时正逢夏季,他犯肠炎住院20多天,每天两次灌肠,人要趴在床上两三个小时不能动。他就躺在床上听原唱并跟唱,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用中文做标记。为了演唱会人都瘦了。
热心公益,乐于义演
多年来,姜建荣热爱公益演出。他认为公益演出能净化心灵。最让他激动难忘的是在2006年,在时任《京江晚报》总编辑孙肖苏的关心下,他主动报名参加《京江晚报》与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文化局、团市委、艺术剧院联合送文化下乡起动仪式并到丹徒高资镇慰问演出,他动员儿子姜溯一起参加,组成了我市第一个“父子组合”,同台献歌《我的太阳》,1300多名高资父老乡亲领略了高雅声乐艺术的魅力。前几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积极参加市区与新区多场次为捐款捐物而举办的义演献唱,现场的市民群众纷纷为灾区捐款。平时有的单位搞演出开展活动或节假日好日子,同事或亲朋好友找到他义务帮忙做歌手或主持,他都一口答应,不计报酬。有次为朋友帮忙,在生日庆典上他一连唱了九首歌。前些年他参加市总工会艺术团到润扬大桥建设工地慰问演出,虽然没有报酬,他主动要求参加,认真排练,积极准备。市、区文化馆或街道送戏下乡,慰问居民村民,他也把这当作是学习锻炼提高的好机会,为此而不放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