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穿沙润绿的细草

  • 作者: 金山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569
  • 荆珊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有这样一位女性,从工作到

      退休一直在金融部门拼搏奉献,退休后试着拿起文

      学创作之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长期厚积、

      酝酿于心的真情实感,书于纸上,创作出近百篇佳

      作,并从中遴选出70篇结集出版。这本书就是由北

      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细草穿沙集》,其作者是姚凤

      英女士。文友们称她是穿沙润绿、治理心灵沙化的

      细草。

      扬子江中的宝岛扬中,是典型的苏南水乡,姚风

      英生于斯长于斯。她的父母结婚时,仅有一间用芦竹

      搭建的泥草房,真正家徒四壁。她的父母如同沙洲上

      那苍苍的芦苇,顽强地扎根,不屈地拔节,靠自己的双

      手种农田、磨豆腐、编竹柳、做裁缝、卖杂货、开磨坊,

      箪食瓢饮,终于将草房变成瓦房最后砌了楼房。她

      的父母深切感悟到知识能改变命运,发誓“即使砸锅

      卖铁外出讨饭”,也要让自己的子女进校上学。读着

      父母奋斗史长大的姚风英,肩负着父母的厚望,学习

      自然刻苦优秀。上小学时,母亲经常邀集前后村邻来

      听她为大伙读五言七律,读劈山救母、木兰从军的连

      环画,读岳母刺字、唐僧取经的线装书。母亲和乡邻

      们从她的朗读中得到享受和满足,她却从朗读中爱上

      了文学,无意中,她的心田悄然播下了一颗文学的种

      子。

      这颗种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寒暑春秋、风

      霜雨雪,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无论是饥馑浮夸、腥风血

      雨,还是压抑禁锢、沙化荒漠,种子的初衷不移,一旦获

      得空气水分立即生根发芽。

      发了芽的种子顽强生长,给荒漠增添了一抹绿

      意。收入《细草穿沙集》的文章,或抒发对父母、兄弟姐

      妹、亲朋好友、乡亲邻里的深切思念和温馨回忆;或记

      述童年生活、轶事趣闻、乡愁民风;或描写家乡山水、旅

      行心得、人生感悟;或主张向善、抨击丑恶、弘扬正能量

      ……作品情节生动,细节感人,感情细腻真挚,文笔质

      朴流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以情感人是《细草穿沙集》的最大亮色。贯注全书

      的就一个“情”字,即血浓于水的亲情、无缘之慈悲的友

      情、芦笛般鸣在心窝的乡情。

      “血浓于水”这一辑,据作者说,是“流着眼泪”写成

      的。在这一辑中,我们能读到:一位体单力薄但意志如

      铁的父亲,为了全家人的生存和脱贫,“几乎什么苦行

      当都干过……每日睡半夜起三更”,累得“往往一边吃

      饭,一边就睡着了”,不知多少回饭碗从手里滑落打碎;

      一位大家闺秀出身的母亲,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嫁

      到一贫如洗的夫家,新婚的头两天粒米不进、终日以泪

      洗面,未跨出草棚一步。“到第三天,她牙一咬,揩干眼

      泪,挽起袖子,干!.同丈夫共同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

      草根创业之歌;一位坚贞刚烈的名叫束成的女子,在腥

      风血雨的战火中与丈夫失散几十年,重逢后,为不影响

      心爱人新家平静的生活,她带着曾经与丈夫共用过的

      那条军毯,毅然只身远赴新疆终未再嫁,晚年又回镇江

      远远地默默地守望着心上人,直至离世,演绎了凄美的

      “真爱”故事;还有她的伯父母、大哥、“小棉袄”和孙辈,

      都那么可敬可爱,各具个性,栩栩如生,就连那位经常

      怀疑自己生了病,一到医院“挂水”就痊愈的嫂子,在作

      者的笔下也是那么的憨态可掬、质朴如泥。受其浓烈

      亲情的熏陶,读来令人动容。

      如果说“血浓于水”是作者用亲情和着泪水写成的

      话,“素描人物”中大多数篇幅,则是作者叙述的“无缘

      之慈悲”的友情故事。无缘慈悲,是佛学术语,平等为

      慈,同体为悲。无缘即无条件之意。无条件之友情,即

      是世间超越血缘、地缘的无条件之友情,是绝对的、真

      实的、最高的。友情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

      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

      新的人生。作者笔下的朋友,有身体力行,实践“埋头

      做实事,坚持做好事,努力做大事,勇于做难事,绝不

      做坏事”人生格言的“大哥”姚世祜;有出身寒苦,胆识

      过人,富贵不忘旧友,散尽千金觅真情的“小弟”顾新

      生;有少年老成,才华横溢,视权力名利为浮土,重情

      重义真性情,英年早逝的行长班同学史科强;有长相

      斯文,作风细腻,关心别人体贴入微,善于化解矛盾,

      只顾埋头干工作,不问个人利益得失,独具人格魅力

      的部队转业干部费恒贵;还有作者从未谋面、神交已

      久,有着沙漠胡杨般顽强生命力的褚时健……只有拥有

      真正朋友的人,才能感受到友情的真正美好。惺惺相

      惜,读者并不难发现在对这些朋友的描述中,深烙着作

      者情感的痕迹。

      城市山林的镇江古城,姚凤英在这里生活了近40

      年。她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青春、热汗、

      智慧和才干。在古城镇江,她寻找到了创业圆梦的平

      台,她收获了人生拼搏的成功。所以,她格外钟情于这

      座山水花园城市,“醉美镇江”则是作者对第二故乡情

      感的结晶。“我徜徉在镇江山水间,沉湎于镇江的历史

      人文、名胜古迹、美丽风光而不能自拔。几乎每处都有

      收获,每次都有新意,常常乐而忘返。”作者的足迹几乎

      遍布镇江山山水水、古街古巷,这一组文章视角独特,

      有些景观鲜为人知。

      收入“朱方夜谭”“心香一瓣”的,是作者的一组随

      笔、杂感,还有几首诗作,情感真挚,文笔清新。

      姚风英谦虚地自喻是文学原上的一株“细草”。俗

      话说“隔行如隔山”,对姚风英来说,退休后重拾儿时的

      文学梦,写成这部作品集,实属难能可贵,其中的艰辛

      和努力令人感佩。

      这株“细草”,是文学的“离离原上草”,是“春风

      又绿江南岸”之草,是生命力极强的穿沙润绿之草;

      “细草穿沙”的顽强生长、坚毅拔节,喻意作者对文学

      的挚爱,对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的追寻和赞颂。愿

      “细草穿沙”蔓成文学之绿地,因为人们的心灵一度

      被沙化了。沙化了的心灵,需要更多这样根植生活

      沃土的“细草”,来筑成“绿洲”。

      本文标题:穿沙润绿的细草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1173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