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惊蛰

  • 作者: 金山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094
  • 杨雨佳

      天 阴了暗了,带着早春昏沉的睡意将太阳 送下地平线去,然则乌云积聚于天空,迟迟不散——这才是开始哪,可别拖着睡眼了。

      “今天是惊蛰哦。”外婆说着,皱纹都如水波荡漾开,“惊蛰了。”

      “惊蛰?”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定义和回忆,只在一年级的语文书里。这个时代的我们已拥有了对未来天气准确预测的能力,节气便随时间淡了轻了说忘就忘了。

      “是。惊蛰啊,会打雷,山里的,水中的,无论是熊还是松鼠,只要都是冬天睡觉的,听到雷声,就都醒了。”她看向窗外,天已经黑透了。许是雷雨将至,连空气都显得安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忽然停滞。随即,电闪、雷鸣、风起,这是千百年来自然从未逆转的预言,醒来了——春天都来了!谁说春没有气势?这便是。这是强大到唯她才能唤醒万物的气势,思索着,也许此时,远方的寂静山林,正蠢蠢欲动呢。

      一场雨后,阳光都显得清洌。开窗,植物竟也从这雷声中一并地发芽。桃花开得很早,这场雨后,她定是第一个捧着云霞出来迎的。栏杆处,细看有银丝闪烁,那是蜘蛛之作。鸟鸣也起,生机都是多了。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言:“二月節,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外婆以前生活在乡下,这节气早已熟稔于心。惊蛰,听名字都觉得是那么的响亮,可我对它的理解却仅仅只在这里,太少太浅了。二十四个节气,我能背出来的也是太少。记载不违自然,万物也从未与这些名字背道而驰,向来是花草与泥土的关系。我们都快忘了,曾经这二十四字都贵如金玉。

      又哪里是西方的“March”才好听?又哪里是东洋的“梅见”才好听?只怕是“本国的月没有外国的圆”吧。

      传统是不应该被人遗忘的,惊蛰,这对于我来说,是如梦初醒,一个开始。

      点评: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是值得传承发扬的传统文化。可是在高速现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与作用,成为日期上的附注,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二十四节气。本文的小作者关注生活,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惊蛰”所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激发了我们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探索。“传统是不应该被人遗忘的”,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像小作者一样去继承、去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作者系镇江实验学校八(5)班学生 指导老师:赵婷]

      本文标题:惊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1312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