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一路坎坷,一路高歌

  • 作者: 金山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869
  • 杨茗

      沉睡了千年的中国,是被1840年那一声炮响狠狠激醒的。世界列强以火炮为砖,叩开了大清帝國紧锁的国门。八国联军在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声势浩大地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英法联军在夜幕下点燃熊熊大火将圆明园付之一炬。而在早已沦为“洋人的朝廷”的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统治下,还有无数本应被永久珍藏的文化遗产带着无声而撕心裂肺的控诉化为了断壁残垣。

      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抑黑暗中,有人率先站了出来。中国的改变,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冲天而起的滚滚尘雾;是戊戌六君子在街口慷慨就义的至死不渝;更是辛亥革命那一天彻夜不歇的枪声炮火声。中华民族的改变,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铿锵宣言,是“五四”运动天安门广场上一个个慷慨激昂、毫不畏惧的学生代表,也是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以笔为刀剖开灰暗社会最不堪的一面,联合其他爱国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试图唤醒麻木无知的人们。

      如果没有他们在不见曙光的漫漫长夜中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又何来今天中国无论如何都无法撼动的国际地位,何来中国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的发展速度?

      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挣扎的时间太久了。有人负重数十年;有人雀入樊笼;有人茕茕踽踽,在黑暗中走了很久很久。好在这世间总有星辰开道,总有那些以性命相抵搏来一丝微茫生机的人们,所以纵使荆天棘地,也不枉此行。

      溯洄或清或浊的历史长河,华夏子民的改变早已开始。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如彻骨的伤痕累累,在旧中国破败不堪的腐朽皮肤上交错纵横,每一次坚定决心后的改变都伴着痛彻心扉的流血牺牲。回首往昔,鲁迅先生笔下愚昧无知而又麻木得让人心底发寒的看客现象有如旧时代蔓延至今的滚滚黑影,在新社会的明亮阳光下无从遁形。

      万马齐喑中,总得有人行歧路逆大流,在蒙昧与垂死中发出呼喊,振聋发聩。正因为有人行歧路,才造就了中国今天种种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正因为有人逆大流,才将炽热明亮的中国精神造就为埋藏在华夏儿女心中的不灭火炬,在或未知或迷茫的前路中不断传递、传承,星火永传。

      点评:

      中华儿女,少年意气,从笔端流出的是振奋,是思考,是骄傲,是对国家对名族的深情。行文流畅,情绪爆满,用词遒劲铿锵有力,使全文充满韵律感。

      本文标题:一路坎坷,一路高歌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1365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