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病愈

  • 作者: 金山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5328
  • 山东/陈东升

      老刘头今年承包了18亩土地,收蒜忙了十几天。今年他比往年多承包了5亩,县农业技术员指导了新法,少说也得增收万把斤。看着院里堆得满满的紫皮蒜,个个粒大饱满,小子刚考上了重点大学,学费应该不愁了。他不由得喜上心头。

      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不禁皱了皱眉头。今年遇上了疫情,往年这个时候,村里收蒜的人早排上了长队,今年到现在也就三五个,刚进村就被人拉走了。

      更让他糟心的是,老伴儿突然生病了。老伴平时多好的身子骨,二百斤的麻袋一下就上了肩,现在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劝她到医院去看,她说没病,歇几天就好了。老刘头也觉得是收蒜累的,庄稼人没那么金贵,给她做点好吃的,养养,兴许就好了。

      再说,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得赶紧想办法把这么多的蒜卖出去。也就不顾上老伴儿。

      十多天过去了,老伴儿还是恹恹的,她是大嗓门,平时吼得八里路鸡飞狗跳的,现在却不吭不哈的。

      这到底是怎么了?

      听说嫂子病了,老刘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发小都来看望。二旦拿来她最爱吃的甜米糕。谁想到,老伴儿看都不看一眼。李小臭下河捞了鱼、虾,老伴儿也不睁眼。

      东家送了一只鸡,西家送来一只鹅。老刘头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缘,谁家有难事,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所以,听说他家里有了事,街坊四邻都来问候。老伴儿仍是不睁眼。

      赵婆婆看见老刘老伴儿脸瘦了一圈,一进门就哭开了:“这是怎么了,怎么了!”

      屋里气氛一下紧张了。有人怕老刘家的快不行了!有人在想,若是媳妇年纪轻轻的就走了,丢下老刘,以后他可怎么过啊!

      “赶紧送医院吧!可不敢再耽误了!宋家婶婶就是在家这么熬着,没几天就没了!”一个毛头小伙说。

      “什么没了没了的,臭嘴!”赵婆婆撇了撇嘴。

      毛头小伙吐了一下舌头,不敢说话了。

      大家一致的意见,还是抓紧去医院。

      魏家老大刚买了新车,愿意送病人。

      顾不了这么多了,大家七手八脚把她抬上了车。一路飞奔,很快,到了医院。

      挂急诊!

      医生听家属说了病情。

      量血压,测体温,都正常。

      医生感到很奇怪。

      “病人吐吗?头疼头晕吗?”

      “没有。”

      验血、验大小便,又做了脑部核磁、胸透、B超,都正常!

      低血糖、肾炎?查了,都不是。

      医生只好让先观察,开了葡萄糖。输了两天液,没事,就回来了。

      老刘老伴儿还是躺着,身上没有一点力气,不过,能喝几口粥了,还是不吃干的。

      有人说:“城里医生也就那么两下子,除了靠机器做检查,别的本事都没有。”

      “听说二里沟有个神医,不妨试试,婶子可能是中了邪。”

      老刘从来不迷信,但现在这情况,令他犯了难。

      正在这时,发小猴精来到了老刘家,他刚从城里回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他趴在老刘耳边说了几句话,老刘立刻眉开眼笑。

      老刘对躺在床上的老伴儿说:“好消息,好消息啊!”

      老伴儿微微睁开了眼。

      老刘头继续说:“当家的,北京的超市把我们的大蒜全包了。车马上就来了,绿色通道,一路直接进京!”

      老伴儿突然坐了起来:“我肚子饿了,我要吃米糕,二旦送的那个!”

      小说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农村一个蒜农家庭的遭遇,反映了当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新科技使农业增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粮食和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的大局。因此,小说写的事小但意义重大,发人深省。

      

      本文标题:病愈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1581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