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论牙舟陶造型及釉色应用的艺术心理

  • 作者: 参花(下)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434
  • 摘要:牙舟陶因生产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牙舟镇而得名,是中国十大名陶之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独特的构图形式和器皿上的纹样及釉料色彩。本文从市场调查及需求分析,试对牙舟陶的设计,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牙舟陶 传承 创新

      一、牙舟陶的研究现状

      2007年4月,杨俊在《贵州民族研究》第2期发表《对贵州牙舟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该文从牙舟陶的工艺美学和传统文化价值两方面研究了牙舟陶的价值,并对牙舟陶的传承及发展两方面做了学术研究,还站在发展旅游业的角度阐释了研究牙舟陶的现实意义。2010年,杨正勇在《玉水河》上发表了《泥塑的陶神?火焚的窑神——牙舟陶艺术化的田野考察》,从田野调查的方式对牙舟陶的历史、地理、器型等方面进行描述。

      二、牙舟陶造型和釉料分析

      (一)造型象征

      牙舟陶的造型象征,可从表面直观。在陶器上运用动物元素,如鱼的造型,大家都知道,“年年有余”的说法,鱼取“余”的谐音。在古代,鱼常常被作为繁衍多子的象征,如马家窑出土的半山型彩陶人面像魚纹盆,就有人把它视为生殖崇拜的图腾;在花瓶上还运用了剪纸元素,比如凤凰的图案,凤凰象征着百鸟之王。

      (二)釉料的品种与色彩象征

      釉料就像它们的外衣,与陶不可分割,以绿、蓝、褐色釉为主。绿色象征希望,是因为它与春天万物复苏的感觉接近,希望在萌芽,种子在春天发芽,春天意味着一段匮乏时期后的修复。但是在欧洲,绿色代表魔鬼,邪恶的化身等。蓝色象征许多美好的东西。[1]所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角度。

      三、牙舟陶的传承与发展

      牙舟陶的工艺是陶瓷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也在根据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有着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但是一部分传统手工艺面临衰落,现在牙舟陶又呈现出了仅仅追求外形的装饰,忽略了使用的本质,而有使用价值的又忽略了审美价值的现象。从实际出发,这就需要有人扭转观念,正视牙舟陶的价值,在发展艺术陶的同时,不要把传统文化丢弃、否定,在传承的同时也要做市场调查,加以创新,这样才有利于牙舟陶的健康发展。牙舟陶传统烧制都是柴窑,窑炉因依山而建而得名龙窑,要装的产品很多很多,都是满一窑才开窑,产品的成品率低。柴窑不容易掌控,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可以保留一部分柴窑。在此,可运用气窑、电窑来烧制,因为气窑和电窑很好很温,都是有着自动的控温技术,方便掌控,很方便烧制旅游产品、工艺品。烧制的时间缩短了几倍,柴窑要一个礼拜才能烧得好,而气窑、电窑只需要几个小时,既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成本,环境又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目前牙舟陶有两家已经接受了技术的改良,传承人运用了翻模、注浆,再运用泥浆进行粘连拼接而成,效果显著。这需要由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支持与帮助,有意识地保护传承人以发展为主业。

      四、牙舟陶的创新运用

      (一)产品立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承人得把民族特色图案元素和民族工艺与产品相结合,既有民族文化特色,又有自身的使用功能,这样的产品才能被当今的市场所认同与推广。

      陶瓷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以杯子為例,其造型的变化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设计得从细节处增添家庭生活趣味,带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广。运用中国人追求寓意吉祥美好的愿望,将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形象融入设计、制作、销售之中。如鱼是年年有余,象征人民年年都有余粮、余钱。通过这些有寓意的形象融入到杯子的设计中来,给产品增添新内涵。

      (二)材料运用方案

      市场中杯子的材质什么都有,塑料的、玻璃的看起来没有那么大气、高档,所以首选造型精致价格实惠的牙舟陶。它的厚重感、生动的造型感与质朴的用料符合现代人的品位。运用翻模技术成本低,有利于产品的复制。这对于投入批量生产有很好的操作性。上白釉或者乳白色的釉料,烧成陶瓷,再用制作好的花纸,贴花,烤花而成。这样提高经济效益,使利润得到最大化。

      (三)造型方案

      运用牙舟陶的造型艺术手法进行创新,它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牙舟陶的产品多为陈设品、动物玩具和祭祀器皿,都具有着浓重的出土神韵,线条简单明快,色调淡雅和谐。牙舟陶在设计上运用剪纸、浮雕的手法体现,富有装饰性。

      (四)现代产品民族化思考

      民族元素以一种现代的方式融入到当今生活,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接触,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只有运用民族传统元素进行设计,才能创造出有特色的产品,才能设计出绚丽缤纷的图案和经得起人们细细品味的魅力产品。

      参考文献:

      [1][德]海勒.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75-82.

      (作者简介:彭艺,女,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牙舟陶造型及釉色应用的艺术心理)(责任编辑 葛星星)

      本文标题:论牙舟陶造型及釉色应用的艺术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2822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