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简论量词“条”的语义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 作者: 参花(下)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572
  • 摘要:量词“条”与名词搭配时,表示的事物有一定规律,本文将阐述这些规律,总结可以和量词“条”搭配的事物的总体特征,并对汉语学习者提供搭配案例,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量词“条” 长条形 语义 对外汉语

      一、量词“条”在汉语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量词“条”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万能量词“个”,可以看出中国人对量词“条”的使用非常频繁。

      二、可以与量词“条”搭配的事物的语义特征

      (一)无生命的长条形事物

      由于“条”字本身的意思就是“小枝”,所以与此相关的树枝、瓜藤(细细的)等就要与量词“条”搭配。之后,又有了非常相似形状的事物,如绳子、线等长条形物品,后来又延伸出一般长条形的事物,如血管、尾巴、领带等。

      (二)长条形的动物

      ①蛇、蛆、蚯蚓、蚕这这些无足的爬行动物,外形都呈条状。②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查询发现,有些哺乳动物,如狗、狼有时也可以用量词“条”搭配,但是马、猫、老虎等其他哺乳动物却不能,分析原因,可能是狗和狼的体型比例更接近于长条形,而其他动物的外形比例对于“长条形”更不相符。目前,笔者没有调查出与文化含义相关的论述,所以该类事物可以大致总结为:既是哺乳类,又要呈条形状的动物。③鱼类:大部分的鱼类都可以用“条”搭配。

      (三)衣物类

      普通单独的衣物都是用量词“件”,而裙子、裤子这两样衣服却需要用量词“条”。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喜欢上了迷你裙、超短裙,这种裙子在外形上不符合“长条形”,所以也会用量词“件”搭配。如:

      1990年7月维尔萨切推出完全是彩绣的阿泰利埃尔时装系列,每件短裙 、紧身衣都是难得的艺术品。

      (四)人体部位或“人”

      人的某些身体部位,形状接近于“长条形”,便会用量词搭配,如胳臂、腿、眉毛等,后来,引申出“一条汉子”“一条光棍”等,因为汉子、光棍这些词的做事“利落”的风格符合“条”的要求。

      (五)可以入口的食物

      同样是“长条形”的事物,胡萝卜、甘蔗、香蕉等一般都不能用量词“条”搭配,而黄瓜、丝瓜、苦瓜等的专属量词确是量词“条”。究其原因,是这些长条形的“瓜”接在藤上,而“藤”更符合“条”的搭配要求。如:

      您看我这兜菜,2斤扁豆,2斤蒜苗,1斤柿子椒,1斤小辣椒,两个茄子,5条黄瓜,总共不到10斤。

      (六)自然事物与人文景观

      自然中的江、河、山脉、瀑布等以及由人类建造的形状呈“长条形”的马路、街道、铁路、胡同等,都符合“条”最基本的搭配条件:呈“长条状”。

      (七)有特殊含义的事物

      有些事物与量詞“条”搭配,就有了新的含义,比如一条心、一条龙等。如:

      永州市蓝山县毛俊村——百家姓一条心。

      我们成立行政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公开、公正、高效、便捷的“一条龙”服务。

      (八)可以分列出来的文字信息

      “信息”“建议”“说法”等可以分列出来的文字信息。这些抽象名词需要用量词“条”搭配。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又出现了很多关于互联网的新型词汇,如短信、微信消息、朋友圈、微博,还有国家政务方面的词汇,政策、指示、路线等。如:微信里,闵建波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2017,开工大吉,撸起袖子加油干!”

      三、给对外汉语教师的相关建议

      (一)提升自身专业知识

      有些中文教师本身就没有理解某个词语和某个量词搭配的原因,自然给学生讲解的时候也不能讲清楚。教师应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就量词“条”来说,教师需要掌握该量词的来源、语义特征,根据这些讲解搭配名词,学生才能很快理解。

      (二)讲与练相结合

      由于教材中对量词的展现很少,更别提量词“条”了,偶尔出现该量词,也只是出现一个与之搭配的名词,这样就容易导致教师忽视量词的讲与练,学生看到不明白、用时也不会用的情况。所以,教师要重视在课堂上的讲与练。教师在课堂上主动讲解时,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最少的话语讲出最重要的内涵,同时进行大量的练习,这些练习既包括书面上的,也包括口语上的,可以将同类别的事物进行分组,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三)注意教学技巧

      汉语中量词种类多,数量庞大,众多量词使用起来复杂多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特殊的教学技巧,比如对与量词“条”相似的量词——“根”“支”等进行近义辨析,对与量词“条”搭配的名词进行总结归纳等。

      参考文献:

      [1]刘丹丹.量词“条”对名词选择的范畴化过程[J].巢湖学院学报,2018(02).

      [2]朱庆明.析“支”“条”“根”[J].世界汉语教学,1994(03).

      (作者简介:安月影,女,硕士研究生,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责任编辑 徐参文)

      本文标题:简论量词“条”的语义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3204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