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了凡四训》选读

  • 作者: 月读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083
  • 钟岳文

      



      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改过之法》)

      大体来说,改正过错,最上之策是调治内心,这样便可以立刻达到清净的境界;念头一动,就会察觉,一旦察觉到,念头就消失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便应该用明察情理来改正错误;再做不到的话,就必须针对具体的事情来警戒自己。如果实行上等的方式但兼顾次一等的成效,那还不算失策;如果固执地使用下等的方式,却对上策一无所知,那就是冥顽不化了。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恫瘝(guān)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积善之方》)

      什么叫救人危急?處于患难或流离失所的情况,是人们时常会遇到的。如果偶然遇到处于困境中的人,就应当像痛苦在自己身上一样,尽快将他解救。或者说一句话来为他申辩冤屈,或者想方设法救济他的困苦。崔子说:“恩惠不在大小,只要能够救人于危急之中就可以了。”这真是仁德之人所说的话啊!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谦德之效》)

      古语说:“有志向求取功名的人,就必然能得到功名;有志向求取富贵的人,就必然能得到富贵。”人有志向,就像树木有根基。立定志向之后,还必须念念不忘谦虚,处处与人方便,自然会感动天地,所以说造福全在我们自己。当今那些求取科举功名的人,起初未必有什么真的志向,只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罢了。兴致来了,就去求取;兴致散了,也就作罢。

      本文标题:《了凡四训》选读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3861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