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龙 王 敏 赵迪雅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重视当代科技发展带来的人文挑战
甘小龙 王 敏 赵迪雅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伟人邓小平曾告诉我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的本意就是解放生产并发展科技。科技作为人类生存的理性手段,既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又提高了生门的生活质量。科技在日新月异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和挑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正与各种挑战博弈——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碰撞摩擦出各种火花,以科学辩证的人文态度面对挑战是我们必修课。
科技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1 当代科技发展新境遇
当前世界变化迅猛,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网络的全球普及,智能产品的更新换代、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国产航母下水、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都让我们瞠目结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被人们广泛接受,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由此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对于整个社会,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全球信息交互更为频繁和紧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此获得更为生动的诠释;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网络的发达,为人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和工作领域,帮助拓宽人们的视域,促进开发人们脑力,实现人们生活的更加便利,生活质量由此得到进一步的进阶。科技带来的一系列科技应用,创造了人类发展的新境遇。人类正靠着自身的智慧创造出一个不断发展、繁荣的地球村。2 科技发展与挑战共存
科技发展进步的今天,每个人可以享受到那些历史人物所享受不到东西,每个人沉浸在这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却大大的忽略了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危害。马克思主义引领人们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面对科技发展这一问题时,人类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一切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对其产生的恶果照单全收。科技这把双刃剑,带来的一系列严峻问题已不得不引发人们深思。(1)现今社会,汽车随处可见,不仅对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对大气也造成了污染。普天下的生物都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科技产品”侵害,人类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顾其他地球生物的安危,这是自私的。退一步讲,汽车对人类也有很大的危害。空调和电冰箱中的氟利昂也破坏着我们宝贵的大气层。所谓的高科技产品把世界变得肮脏,死板,自由的大地被人类一点点吞噬,自由的天空被人类一点点缩小,自由的大海也被人类一点点侵占。
(2)当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平外衣”的应景下依然藏不住“战争火药”随时爆发。先前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
(3)工业文明过度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挑战。对于工业文明,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文明,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的依附关系,获得了相对的主动性和独立性。[1]不可否认的是,工业文明同时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矛盾升级,粮食危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等危机,更是被贯以“黑色文明”的别称。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3 人文精神需占领主导地位
单纯追求发展的人们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知道负面效应的层层叠出,人们苏似乎才及时顿悟到:只有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增长,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达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直到那时科技发展才有其真正的积极意义。(1)挖掘科技领域的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意识、实践规范和理论阐释,它既包含着对人的精神与价值的理性提升,也包含着对现实的人的立身处世的规范,同时包含着对人类生存命运及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与思考,是对人的命运、人的痛苦与解脱的关注与思考。在科技创造的新世界,人文价值也只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部分成果展现,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2)拟划科技发展的人文价值目标。科技发展的主体是人,科技应用的目标也是人。人应当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终极目标,科技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的理性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解放创造所需的物质条件,科技发展的最终价值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带来知识风暴,开拓了人类的眼界,增强了人类在自然中的生存力量;科技精神的巨大力量,使人类更加理性的看待自然以及自身,同时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人类精神文化世界;科技创造带来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人类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科技不断开拓人类的视野,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整个世界联系空前紧密……凡此种种,不难看出,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文价值的实现。
(3)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科技精神中蕴含的科技理念、科技方法和科技应用等都是现代文明的核心思想,科技精神的不断开拓创新,帮助人类从无知迷茫的宗教和传统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文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帮助人类创造辉煌文化积淀的重要元素。人文也应该是人类把握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形式。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是孤立的,不可调和的,两者正确的关系式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科学界优秀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孜孜不倦、勤奋刻苦、造福万方,这种宝贵的精神,不正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吗?
4 结语
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科学与人文关怀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是造福人类千秋万代的重要领域,人文关怀是造就人类灿烂文明的半壁江山。人类离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尚远,离不开科学和人文两者的共同发展。[1] 赵士发,论生态辩证法与多元现代性—关于生态文明与马克思生态观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6).96-103
甘小龙(1990-),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地方农业科学技术史;王敏(199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地方农业科学技术史;赵迪雅(199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15
A
1672-5832(2017)08-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