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媛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二语交际意愿影响因素述评
高 媛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与人交流,因此,从学习英语的根源出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交际意愿就凸显出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很多其他因素的存在,我们的英语交际意愿就受到了阻碍。本文介绍了三种关于交际意愿的模型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述评,希望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未来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语交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交流。2000年,教育部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这就涉及到语言的实用性。所以,许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交流。学生的交际意愿与他们的交流行为紧密相关。因此,对研究者来说,关注交际意愿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二语交际意愿的相关概念
二语交际意愿概念源自 McCroskey 等的母语交际研究,用来解释人们在语言交流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后来,许多学者经过研究,对二语或外语交际意愿给出了如下的定义:Richmond and Roch(1992)指出,交际意愿是一种交流个性,它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一个人发起沟通的时候,交际意愿会对个人的社交、教育、工作成就都造成一定的影响。Kang(2005)提出二语交际意愿是一个人有目的的积极参与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交流,这种交流在对话者、主题、对话上下文以及其他潜在的情境因素上都存在不同之处。二语交际意愿更多的考虑了情境的因素。2 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
大量的学者从自身的角度研究了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本文的作者将梳理一些有影响力的模型来更好地解释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2.1 MacIntyre等人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
MacIntyre和Charos(1996)提出了一种二语交际意愿模式,这种模式表明了情感因素比如动机、态度、自我评价能力与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交际意愿的影响。
图1 MacIntyre和Charos(1996)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
如图1所示,自我评价能力和焦虑是两个直接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重要因素,而整合性和焦虑会间接影响交际意愿。焦虑通过自我评价交际能力影响交际意愿,而整合性通过动机影响交际意愿。自我评价能力对二语交际频率起到直接的作用。此模式还指出,有较强的学习语言的动机的学生或有较强意愿交流的学生使用二语或外语的频率更多。
2.2 Maclntyre 等人(1998)的交际意愿探索性模式
1998年,MacIntyre Clement, Dornyei & Noels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探索性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由图2可见,此模式为金字塔形,分为6层,从上至下分别为交际行为、行为意图、情境先导因素、动机倾向、情感—认知环境、社会和个体环境。每一个层次又包含若干变量,共计12个。金字塔的分层表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位于金字塔最低端的是性格,它是整个金字塔的基础,也是所有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在这一模式中,二语交际意愿被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个体发起同某人或某些人用二语交流的愿望”(Maclntyre 1998)。总之,Maclntyre 等人(1998)的交际意愿探索性模式综合了之前的许多研究,涉及了交际、语言学、语言学习等领域。它指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个体积极地寻找交际的机会并有意愿去使用语言。

图2 影响交际意愿的探索性模式(MacIntyre, Clement, Dornyei,&Noels,1998)
2.3 Wen & Clement(2003)的交际意愿模式
Wen & Clement(2003)提出由于西方与中国不同的语言及文化背景,Maclntyre等人的探索性二语交际模式不能完全的反映中国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过程,因此,他们试着寻找确切的影响中国学生学习二语的交际意愿的因素。
图3 中国二语环境下交际愿望和交际意愿关系的变量 Wen & Clement(2003)
在Wen & Clement(2003)看来,影响中国学生不愿意交际的因素有两个:他人引导自我和顺从的学习方式。他们提出在中国文化价值观影响下的二语交际意愿决定因素的图式表征,他们的构建区分了交际愿望和交际意愿。交际愿望是指一种故意的选择或偏好,这个与交际意愿不同,交际意愿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个体发起同某人或某些人用二语交际的愿望。如图所示,他们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的主要因素有:社会背景,个性因素,动机倾向,情感感知。
3 交际意愿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了交际意愿的模式及阅读了各类文献后,笔者发现关于交际意愿的成果确实已有不少,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在以往的关于交际意愿的研究中,大都以西方的二语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没有充分的考虑到中国环境下的二语学习者,对于研究者来说,更需要做一些实证研究来探索中国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2)关于交际意愿的研究大多是定量研究,有些研究工具本身就存在问题,使得得出的结论缺乏说服力与可靠性。(3)交际意愿在二语习得中所起到的作用没有深入与广泛的研究。
总而言之,作为影响语言使用的重要因素,对于交际意愿的研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今后的交际意愿的研究应该更多的考虑到不同环境下二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优化研究工具,为以后的语言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G648
A
1672-5832(2017)10-0239-01
高媛(1993-),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语教学。